88读书网 - 其他小说 - 三十而立时的思考在线阅读 - 三十而立时的思考(1)

三十而立时的思考(1)

    2021年3月10日

    故事的起源要从2002年的夏天开始。

    我的家乡是中华腹地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省份,那是一个不身为同乡就很难

    知晓的、只有省级行政区域地图上才会显示出来的再平凡不过的小城市。

    那年夏天,我刚过15岁生日,以全市第一名的身份结束了中考。

    那一年省实验中学到全省各地根据中考成绩招收优秀的苗子到省会城市读书

    ,做为本省最强的两所高中之一,实验中学的悠久历史和强大的教学品质就是高

    考成绩的保障,能到那里去学习对每一个热衷于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都是最值得

    骄傲和开心的礼物。

    我毫无疑问的得到我们市仅有的四个名额之一。

    但是,这个在所有同学和老师看来都天大的好消息却没有让那时的我有丝毫

    的喜悦,因为就在成绩出来前一周,我的父亲刚刚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我。

    我的父亲是爷爷奶奶的独生子,在那个年代这看起来独生子的情况不说绝无

    仅有也是凤毛麟角了,但是考虑到我的爷爷是参加了抗日、解放和抗美援朝战争

    的退役老兵,考虑到奶奶当年在颠沛流离中伤了身体,我觉得这也可以理解,或

    许也正是因为爷爷老年得子极为不易,他和奶奶对父亲非常娇惯,再加上时代原

    因,父亲小时候并没有珍惜相对宽裕的家庭环境好好学习,反而是在跟一堆狐朋

    狗友的厮混中虚度了宝贵的年华,最后高中毕业不得不去参军当兵继续人生。

    除了不错的人缘之外可以说毫无长处,等到爷爷奶奶先后去世,失去了他们

    照顾的父亲就只能独自面对惨澹的人生了,从部队退伍回来后在面粉厂上班的父

    亲命运坎坷,在祖国改革开放春风满地的大环境下却跟许多人一样不得不独自舔

    舐伤口:在那一波「我不下岗谁下岗」

    的时代浪潮的卷席下,父亲失去了曾经引以为傲的铁饭碗工作,本就已经不

    多的骄傲和自豪也在一夜之间离他远去。

    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和人到中年时的颓唐现实,让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少年时那个开朗豁达的他在生活的现实面前渐渐死去了,他慢慢的变成了一

    个为了自己和家人活下去而不得不勉力支撑的颓丧的中年男人。

    而对于人生灰暗的父亲而言,我和母亲就成了他最值得自豪、也是仅有的值

    得自豪的部分了。

    我的母亲比我的父亲小三岁,跟父亲结婚的时候她才19岁,也是在那一年

    生下了我。

    在她四岁时我的姥姥离婚带着她离开了原本的家庭(不得不说我的这个姥姥

    也是个倔强的女人,为了那个年代少有的女人的自尊跟正在做政府干部的姥爷离

    婚即便放到现在也是很艰难的选择)到了我的家乡工作,但是「前姥爷」

    的确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男人,离婚后还利用自己的关系对我姥姥多加刁难

    ,以至于本来有文化有能力的姥姥在我的家乡也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工人,收入平

    平,或许他只是为了报复姥姥对他的绝情,或者是为了让姥姥回心转意回去找他

    ,这些事我已经无从得知,我只知道因为这些刁难,姥姥反而破罐子破摔的选择

    跟我后来的姥爷结婚,这个平凡又庸俗的老人只能算得上是个「无趣的好人」,

    除此之外一无是处。

    几年后姥姥又生下了我的舅舅和小姨彻底组建了新的家庭。

    姥爷是矿上下井的工人,除了那个时代较高的工资外一无是处,重组家庭里

    复杂的关系、长姐的身份、善良但木讷且粗疏的继父、为了避嫌故意对舅舅和小

    姨更好的母亲——这些因素混杂在一起,我想母亲的少年时期恐怕很难称得上愉

    快,这也在我长大之后从母亲的口中、从舅舅和小姨跟母亲貌似亲密但实际隔阂

    的关系都得到了一一的对应。

    父亲跟母亲算是青梅竹马长大的邻居,因为小姨少年时生病在家无人照顾,

    当时的爷爷和奶奶好心的出钱出力帮她捡回了一条命,后来又主动借钱给当时困

    难的姥姥姥爷帮她们度过难关,这让两家人的关系格外要好,此后不断在走动中

    加深了感情的两家人越来越亲近,我奶奶喜欢我妈漂亮懂事又能干,就抱着找个

    熟悉的姑娘做媳妇的念头向姥姥姥爷提亲,或许是出于感恩,也或许是觉得爷爷

    奶奶当时的条件好,姥姥很爽快的就帮我母亲答应了下来,很多年之后我才觉得

    ,这桩根本有点无厘头的婚姻,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荒谬的结局。

    母亲是个漂亮的女人,后来在国营饭店上班时成了国家级的服务师,学了一

    手好厨艺,的确是个温婉可人又持家有道的好女人,父母之言可定婚姻的事情在

    他们那代人里也算不上什么过分的事,

    从小就习惯了逆来顺受的母亲很自然的接

    受了一切成为了一个妻子,又成为了一个母亲。

    跟我父亲在一起的这么多年里,虽然没什么太多的激情,但是也算得上平澹

    无忧,只是在他们俩所在的单位先后破产、夫妻俩双双下岗后才不得不开始独自

    面对生活的压力,那时候我已经长大,为了我的未来他们不得不借钱开了家小饭

    店,从头做起挣钱养家,好在母亲心灵手巧父亲朋友不少,家里的饭店生意不错

    ,后来逐渐扩大,到我上初二时,已经有了还算可以的规模(那时候店里有个

    包间,三层共三十个桌子左右),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但是总算让我得以

    拥有一个无忧无虑、除了学习可以万事不管的童年。

    就在那年暑假,mama去远在南方农村的老家、她的表姐家奔丧。

    我与这位我应该喊「老姨」

    的老人家从未谋面,只是从父亲和母亲那知道,少年时姥姥曾经因为家里困

    难让mama到老姨家住过两年多,因为老姨有孩子晚,所以一直对年龄上可以算她

    孩子的mama一直非常疼爱,可以说是mama人生中最感激的亲人之一。

    mama去了一周多才回来,并且带回来了一个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人让我喊他

    海东表哥,并说他要跟我们一起生活段时间,我像平时一样礼貌的跟海东表哥打

    招呼问好,欢迎他到家中做客,只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一段时间」

    会延续至今,更不可能想到那个高高大大的表哥不只是在家中做客,还把这

    里变成了他的家。

    海东表哥家里穷,老姨三十岁左右才有他一个孩子,可懒散的姨夫因为赌博

    把本来殷实的家底掏的精光,最后干脆为了赌债逃得不见踪影,海东表哥因为家

    里困难早早选择了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最新网址

    b2021.ㄈòМ

    一边还债一边独自抚养海东表哥长大让老姨身心疲惫,失去丈夫的痛苦和被

    农村人嘲笑的羞愧耗尽了她的生命里,最终得了癌症早早去世,为了报答自己这

    位堪称mama心中半个母亲的表姐曾经的抚养之恩,母亲让独自一人在家的海东表

    哥来家里帮忙,想着给这个失去了家庭的表弟一些温暖和照顾。

    那时家里正因为饭店规模扩大缺少人手,对海东表哥的到来父亲欣然同意了

    ,因为那时我们家有间空的客房,父亲甚至主动提议他住在家里方便互相照顾。

    从那时起,这个表哥就成了家里的一份子,他干活卖力又为人机灵,虽然没

    上过什么学却学什么都快,没多久就成了家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海东表哥身上

    有一种很难描绘的特质:是一种混杂着理智、精明、自私、狡黠的特质,我起了

    个名字叫做「不得已的生存智慧」,并感觉到如今的我也似乎具备了这一特质。

    海东表哥在饭店帮忙一直到我父亲去世大概有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虽然我

    一直在忙着学习,却也能隐约的感觉到家庭因为他的到来产生的变化:父亲有更

    多的时间捡起曾经打牌、喝酒的爱好,母亲从下岗后就逐渐消失的笑容越来越多

    的回复了,因为懒得出门常常被海东表哥和mama带着出去玩的我不止一次的被别

    人夸赞过「一家三口都好看」

    等等。

    那时候我还只是个沉迷于努力学习改变人生的少年,对这些如今看来再明显

    不过的征兆却全无感触,只是有一种难言的烦躁不安,就像是身后始终盯着我年

    级第一宝座的同学那平和却如芒在背的目光一样,不舒服却也什么都无法说出口。

    说道自己,我可以不自夸的说我勉强可以作为「邻居家的孩子」

    的范本吧,成绩好、个子高,长得也不错,对谁都彬彬有礼,团结同学尊重

    老师、不闹事不惹事、平时除了学习唯有看书一个爱好,基本上同学老师邻居就

    没有不喜欢我的,而且父母的辛劳我看在眼里,虽然通过读书我知道自己跟父母

    并不相同也对他们少年时不珍惜青春、没给我更好的起点颇有微词,但是我还是

    下定了决心、也有信心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未来,也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但是这一切都在父亲意外去世后发生了变化,省实验中学的通知书更是让母

    亲发愁,那时候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都已相继去世,小舅和小姨都在大学毕业之

    后去了外地生活,举目无亲的她既不想耽误我的未来,又不放心让我独自去外地

    住校生活。

    海东表哥就提议说既然如此,不如大家都到省会去,我在那边上学,他陪母

    亲办一所培训学校,多年来其实一直都有个老师梦(父亲至死都

    不知道母亲的梦

    想,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而海东表哥那时候就知道了,如果换了现在我肯定第一

    时间就意识到有问题了)的母亲欣然同意了。

    于是她们变卖了我们在老家的一切后搬到了省会。

    张海东张罗着找房子住,母亲则通过父亲的一个战友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开起

    了辅导学校。

    此后的三年,我们三个人像一家人一样在省会这个陌生的城市共同努力着。

    我在新的学校更大的学习压力面前格外努力,想起意外去世来不及孝顺的父

    亲和为了我含辛茹苦努力奋斗的母亲,我总是能有格外的动力,出乎我意料的是

    ,母亲和张海东办的学校不但顺顺利利的开了起来,而且没过多久时间就走上了

    正轨。

    我高一结束那年,我们家就在省会买了三室一厅的房子,张海东理所应当的

    也住在了家里,那时候我对这一切全无反对,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或许大家会觉得我是不是也有点过于单纯对此竟毫无反应,我也知道很多人

    会不屑一顾的觉得你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就觉得海东对我妈动机不纯,而我不但

    不主动反对和防御竟然还引狼入室,简直堪称傻逼,但是请大家先听听我的理由。

    一来,那时失去父亲的我生活中最亲近的成年男性就是海东表哥,在这个我

    并不熟悉的城市里,我一个来自小地方的孩子在心灵上其实是非常孤独的,甚至

    还有点恐惧,那时我唯一的支柱只有自己的学习成绩,而那些曾经的朋友们都已

    远离、省会城市里出身比我富裕、才华过人的同学们也让我一贯以来的骄傲受到

    了不少打击,那时才15/16岁的我其实也是个需要人关心、说明和支援的孩

    子。

    而海东表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我最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做的非常非常

    之好:他不仅在合适的程度内时刻关心我的学习,还时常带我出去爬山打球锻炼

    身体,他亲手教会了我游泳,在母亲对我严加管教甚至有点过分的时候也是他主

    动为我开脱,甚至在我过生日时主动掏钱找最好的地方请我的同学们一起聚餐吃

    饭,不仅给我面子还帮我搞好同学关系,逢年过节都是他代表不好意思出头的母

    亲给学校的老师们送礼拜托他们照顾我,这些事情即便放到今天我也要说十分感

    激,更不用说在那个单纯的年岁,我简直把他当做半个父亲去亲近和崇拜;二来

    那时候才是02/03年左右,网路尚且不够发达,更不用说网路上的色情文学

    、视频等等,可以说这些东西都不过还在蛮荒阶段罢了。

    我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如非必要甚至连网吧都不会去的,又怎么能像现在的网

    友一样对这些luanlun、绿母的东西熟稔于心呢?总之,那时候的海东表哥,在外帮

    我母亲挡酒、干活、招生等等,在内照顾母亲生活保护我成长,可以说就是一个

    正常家庭中父亲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我对母亲看他的眼神、渐渐漂亮的衣装打扮、越来越多的温柔

    笑脸、突然养成的健身习惯都没什么警惕,只是埋头与书本之间,任时光飞逝如

    白驹过隙。

    三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某所知名大学(就别提母校的名字了

    ,怪不好意思的,总之是一所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可能上不了的学校),完成了

    在那个年纪、那个状况下我能做到的最牛逼的事情。

    母亲非常开心的哭了,带我回去老家祭拜了父亲,现在想起那天母亲痛哭失

    声的状态,我才约略的明白那不全然是「对你爸终于有个交代」

    的释然和「可惜你爸看不见这一天」

    的遗憾。

    还有她已经彻底背叛了父亲的惶恐和自责。

    而彼时的我,只是带着对父亲的遗憾期待着美好的明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