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慕南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06

分卷阅读906

    里,她关切地对丈夫道,“你去了可得好好的安慰安慰郡主。咱们就是这内宅的妇人,外面的事不管。谁有本事谁争去!凭什么把我们给扯进来啊!”

郑缄听着忍俊不禁,觉得自己的老婆虽说没读过什么书,可这道理却不糙。

“我知道了!”他道,“你也别往外嚷。就是康太太那里,也别说。迁都的事定在了明年的这个时候,这事情的变数还大着呢!小心祸从口出,给王爷和郡主惹了麻烦!”

郑太太连连点头,道:“你放心好了,我不会乱说的。”

郑缄说到这里,想起了儿子,道:“阿从回来了没有?”

郑从成亲之后在家里住了一个月就回了咸阳书院,因是姜宪的生辰,郑缄带了信让他回来一趟。既是为了给姜宪庆生,也是为了让小夫妻团圆几日。

郑太太闻言却皱了皱眉,道:“人早回来了。你吩咐说不见客,我怕你有什么事,就没让他来给你问安,想着等会儿晚膳的时候给你们父子俩整个席面,我们全家人好好吃顿饭。谁知道他从我屋里出去就回了房,到现在还没有出来呢!”

郑缄笑道:“你这是没有儿媳妇的时候盼儿媳妇,有了儿媳妇的时候又怨儿媳妇。可要不得。我娘可没有像你这样给你立规矩。”

“胡说些什么呢?”郑太太白净的面皮上顿时起了红云,她道,“我这不是怕耽搁他的课业吗?他年纪也不小了。老爷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下场参加秋闱了。”

郑缄听了却不慌不忙地道:“这件事不急!如今朝廷动向不明,这个时候参加秋闱,未必就是件好事。”他说着,沉吟道,“不过,也要准备准备了。”又道,“这件事你别管了,我自有主张。”

郑太太素来尊重丈夫,忙应了下来,去厨房吩咐灶上的婆子整席面去了。

郑缄则一个人坐在大书案前发起呆来。

此时的李府外院小书房里,柳篱面露惊愕。

他没有想到姜宪这么轻易地就同意了李家和姜家争夺京城守备一事。

虽然听李谦说了一声,可他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郡主真的这么说的?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说?”

李谦有些不高兴了。

他正色地道:“嘉南不是那样的人。孰轻孰重,她心里自有一杆秤。”

柳篱很想反驳他。

既然嘉南郡主不是那样的人,那之前你去上院跟嘉南郡主商量这件事的时候为何那样的惴惴不安?如今嘉南郡主答应你了,你倒腰杆子挺得直直的,说话也硬气了!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嘉南郡主点了头?

柳篱只好苦口婆心地道:“王爷,郡主到底说了些什么?你可都得跟我说说!免得郡主词不达意,引起了误会,那就不好了。”

言下之意,若是姜宪是在敷衍李谦,他们却把客气话当真了,到时候会出大乱子的。

“嘉南敢作敢为!”李谦不喜欢别人这样恶意的揣测姜宪,他不虞地道,“她如果不同意,会直接跟我说不同意的。她既然同意了,就会全力支持我。这点你毋庸置疑!”

好啊!

你们才是夫妻!

嘉南郡主是怎样的人,你才最了解!

柳篱放弃了和他争论,道:“既然王爷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要准备起来了。照我想,这件事最好还是请郑先生出面,去京城和朝中大臣斡旋。您这边,要准备行军。一旦内阁不答应让你镇守京城,不管是调了谁去,我们都得找借口和京卫打一仗。要让那些人知道,不管谁镇守京城,没有您的支持,他都干不下去!”

☆、第九百一十三章内耗

这原本也是李谦的想法。可是刚才姜宪给他出了个主意,他觉得更好。

但这也正如姜宪所说,是个最后的机会,不到最后,最好不用。

他对柳篱道:“我们还是先礼后兵。先试探下朝廷那边的想法,有怎样的安排,若是不行再说。”

柳篱点头。

他是知道李谦的,不做决定则已,可一旦做了决定,就会一往无前地去做这件事。他道:“那我就去给大人回信了!大人肯定很高兴!”

柳篱所谓的回信,是立刻就派人用八百里加急地书信告知李长青。

李长青听到朝廷南迁的消息时还没有想到京城守备的事,他跟李长青提了提,李长青就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的机遇。李长青连想都没有想,就派了他来给姜宪送贺礼,私下却交待他,一定要说服李谦去争这个位置。若是姜宪不同意,就想办法帮着李谦说服姜宪,还提醒他实在不行就提提慎哥儿,让他告诉姜宪“做长公主虽然好,可做长公主的儿子却始终不如做储君好”。

他非常的震惊。

他没想到李长青的野心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

他不由地重新审视李长青。

李长青却不以为然,道:“若是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能得到!”

柳篱没有吱声,心里却明白,姜宪十之八|九不会喜欢李长青的这句“规劝”。

因为以姜宪的能力,大可做个监国的长公主。

他此时不免有些庆幸。

还好李谦说服了姜宪,不然他要是当着姜宪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说不定就会惹姜宪的烦心了。

毕竟有些事是可以想,但却不能说的。

万一慎哥儿不是太子呢……史上这样的事还少吗?

李谦点了点头,道:“你去跟我爹说吧!”

他知道李长青最在乎什么。

这种事,肯定是彻夜难眠地等着消息,柳篱早点把信带给他爹,他爹就能早点睡个好觉。

而在京城的汪几道府邸,汪几道正在和苏佩文一齐劝说梅城,让他驻守金陵,负责金陵那边的行宫修缮,并道:“就当是打了个头阵的。那边实在是需要一位务实之人在那里打点。不然明年九月,皇上肯定没有办法南下。”

梅城却不为所动,道:“京城这边的事更繁琐。我看不如派个侍郎过去就好了。何必一定要我亲自过去?我如今也是坐四望五的人,轻不起那折腾了。”

苏佩文还在那里劝道:“哪个侍郎有梅兄的算术好?那边实在是缺个能挑大梁担重任的。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求到汪大人这里来。何况梅兄迟迟早早都是要过去的,不过是比我们早了一步而已。不用来回奔波的。我们都是同龄人,我身体也大不如前,别人听你这么说不理解,我却感同身受。”

汪几道却在心里腹诽: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