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有灵在线阅读 - 有灵 第32节

有灵 第32节

    我也想知道。他家人怕到要把他从族谱除名,这人走得必然不是正道,他教若君的术法,我也是闻所未闻,处处透着诡异。

    想起来宣阳一字坊,大光真人提到过一个外道方士,潞城许家也遇到过,宣阳方家也遇到过,难不成是同一个人?

    还是同一伙人?

    正想着,九枝拉了拉我衣袖。

    “娘子,若君……”他连说带比划,折腾半天我才弄明白他是何意。

    他是担心若君这么死了,魂归地府,要为生前的所作所为受责罚。

    我却没想到,思来想去,好像只有一个人可以帮忙。

    但要把他唤出来,估计又要得罪人了。

    我心一横,用最小的声音念了句:“姓崔的给我滚出来。”

    这是此前阎罗教我的,我本来以为不会用到,没想到这么快便用了。

    不过阎罗还真的说话算话,我话音刚落,身边就冒出了一个白衣男子,吓了如慧和尚一跳。

    崔判官还是那副模样,青丝及地,双目微合,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有灵姑娘,唤我何事?”他轻声问。

    “那个,大人不要生气啊,”我赶紧说,“是阎罗那混账教我这么喊你的,绝非有意冒犯。”

    “还好。”崔判官仍是笑,“姑娘但说无妨。”

    我稍微放了下心。

    “也不知会不会麻烦你,”我说,“就是……方才该有个女子的魂魄,下地府去了,她生前用了邪术,细论起来算是有罪过的,但我保证她是好人,情有可原,不知能不能请大人关照她一下。”

    “沈若君,是么?”崔判官问。

    “你怎么知道?”

    “地府万事,都逃不过我眼,”崔判官笑着说,“不然我便是渎职了。”

    “那,可以么?”我恳切道。

    “可以。”崔判官说,“她还有个在世时的姐妹,名叫雷碧遥,是么?”

    “是。”

    “雷碧遥生时遭了太多难,已转世去了,”崔判官道,“不过来得及,我差人速送沈若君过奈何桥,该可赶上。既是如此,来世,便还叫她二人,重做一对姐妹吧。”

    “谢谢大人!”我喜出望外,原想说能让若君在地府少受些罪,就很好了,不想崔判官还这么善良。

    “不必谢我,”崔判官说,“这亦是我分内之事。”

    “那便叨扰大人了。”

    “还好,”崔判官轻轻摇头,“姑娘日后再需我帮手,随时唤我便是。”

    说完他却没走,而是转向了我身后。“那边是如慧法师吗?”

    他认得如慧?

    如慧却不认得他。“是贫僧。”他恭敬道。

    “吾乃地府判官,”崔判官说,“只是顺道提醒你一句,你身上的杀孽,如今还未消,仍需多积些善缘,不然待到入了轮回,就算有有灵姑娘的面子在,我也不会轻判的。”

    杀孽??

    我不敢细问,崔判官也未详说,对我三人颔首,自己走了。

    “和尚,你杀过人啊?”重走回出山的路,我忍不住问。

    这和尚,天天劝我莫动杀心,敢情你自己手上沾过血?

    如慧默不作声。

    “在哪儿杀的?为何杀的?”我连声问,“你该不会是杀了人,才云游天下,偿罪来的?”

    可任我如何问,如慧就是不肯开口,一路直走到山口近处,他忽然停步。

    “前方可是碧遥姑娘的埋骨之处?”他道。

    我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看见前面有一棵孤零零的枯树。树下有一片新土,还带着翻动过的痕迹。

    “应该是了。”我立刻忘了如慧的事,几步走上前。

    不知坟有多深,我也不便打扰逝者,只小心挖了个浅坑,将若君遗下的那些白发,仔细埋了进去。

    “若君,碧遥,”我说,“你二人都将转世,地府判官也已许了照料你们,那就来世再做姐妹吧,这一回,可莫要再分开了。”

    “娘子,你来看。”我话音刚落,九枝在树前喊我。

    我绕过去,才看到,这棵不知枯败了多久的树上,竟生了一朵小小的白花。

    “是茉莉。”九枝说。

    茉莉啊……我记得若君说,她和碧遥出生时,院墙上开的也是茉莉,过了这许多年,那棵茉莉树,应该长得更大了吧。

    也许现在也正开着满树的花,风一吹,满院如雨,只是当年那两个执手看老的少女,都已不在了。

    我在树前默默站了一会儿,九枝又拉我衣袖。

    “娘子,若君,欢喜碧遥么?”他问。

    我没回答,他心里该懂的。

    “走吧。”良久,我说。

    过了山口,按当初山神说的,往北走,就是往宁安的路了。

    如慧想也没想就抬起脚,被我一把拉到身后。

    “还是我走前头。”我说。

    第11章 不破(上)

    一

    快到宁安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为何小山神说,出了山到宁安要三四日。

    因为他腿短……

    我三人一心只想远离这腌臜的荒山,又走得急,结果只用了两日多,便已能看见宁安城头。

    但诡异的是,响晴薄日,面向我们这方的城门却紧紧关闭着,城楼上也见不到人,四周静得可怕。

    出什么事了?

    我用力砸了砸厚重的城门,根本敲不出什么响声,冲里高喊了几句,更无人应答。

    九枝看看高耸的城墙。“娘子,我,爬上去。”他从手里生出枝条,跃跃欲试。

    “可别,”我赶紧拦住他,“万一城里有什么要紧事,你这一进去,再把你当成敌人了。”

    “不如换个城门试试吧。”如慧和尚说。

    担心城内有难,我们立刻动身转向城西侧,刚走到城墙转角处,九枝停住了。

    “有人来了。”他说。

    我仔细听,确实听到有人声也有马声,人数似乎不少,由远至近,沿城墙而来。

    不确定是何人,我迅速捏了符在手上,等这群人绕过城墙,露了面,我一下又愣了。

    “元卿上人?”我喊出了声。

    错不了,这个走在最前头的,一身道袍,眉目清秀,不是他又是谁。

    山上一别不过大半月,我真想不到这么快便再碰见他。

    “有灵?”他也认出我来,讶异不弱于我,“你如何在这里?”

    我还想问你呢。

    “呃,我们原本是从思南要到瑞临去的,”我说,“不小心绕了个远路,今日刚到宁安。”

    元卿上人点点头。“这位是?”他注意到了我身后的如慧。

    “这是东海玉门宗的和尚,”我说,“叫如慧。”

    如慧双手合十,施了个礼。元卿上人答礼。“东海……师父这一路辛苦了。”

    他又看向我。“看来分别的这阵子,你也有不少奇遇。”

    呵,是谁说我不适合做玄师的?

    “先不说这个,”我指指宁安城南大门,“这里是怎么一回事?为何城门关了?”

    元卿神色严峻起来。

    “城内……起了疫病。”他沉声道,“大半守军和民众皆已病倒,为防疫病外播,便先将四面城门封闭了,州府正派兵过来,我上清观离得近,昨日刚到。”

    “疫病?”我皱起眉头,“什么疫病这么厉害?”

    不对啊,有疫病,该是医生郎中的活儿,喊道士过来做什么?

    “还未查明,”元卿说,“但并非寻常瘟疫,似是和妖物有关。”

    “城里进了妖?”

    “若只是进了妖,倒好说了,”元卿摇头,“只怕没有这么简单。”

    “那疫病是何种症状?”我心想我娘亲给九枝那本书里,记载甚多,她见识广,也许会有提及。

    元卿想了想。“你随我来吧,既然你已到了宁安,不妨亲眼见一见。”

    他带了几个道人和几个骑军,十余人都面有倦色,仿佛有日子没好好歇息。看来他是不知道疫病因何而起,便绕城巡查,才巧遇上我三人。

    如此一想,如慧这番迷路,我们倒因祸得福,不然疫病起的时日,我们可能正在城里。

    又走过两段城墙,到了城北门,只有这里的门还开着,城门口,城里仅剩无恙的守军正牢牢把守。

    “有灵,你给你和如慧师父,各施一道阻绝妖气的咒。”进了门,元卿先对我说。

    他知道九枝是妖,用不着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