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终宋在线阅读 - 第363章 史家

第363章 史家

    史樟依旧穿着一身麻衣草履,看着走来的孙德彧,他忽然又想到了姚燧。

    去岁,阎复死后,姚燧便与史樟割袍断义,因此他的真心朋友已不多,近来结识了孙德彧,觉得这小道士机灵有趣又率性,倒值得一交。

    “史二郎今日怎过来了?”

    “有件事拜托观主。”史樟拂了拂袖子,显得颇为洒脱,道:“告诉你也无妨。阿蓝答儿迫害赵经略使,家父派人传信于漠南王,却被拦着不让出城。正好观主派人北上参加佛道之辩,故请他捎带口信。”

    孙德彧惊讶地张了张嘴,低声道:“这等大事,二郎不必告诉我也行的。”

    “无妨。家父襄助汉官,已与阿蓝答儿摆明旗鼓。”

    孙德彧不敢多聊这些,道:“其实我们也不想与那些秃驴争辩,偏是躲不过去。”

    “怕输?”

    孙德彧嘟囔道:“还不是因为如今佛教更受汗廷信重吗。”

    “躲是躲不过去的。”史樟道:“佛道之争,由来已久。”

    他信奉的是老子、庄子之学,还自号“散仙”,乃信道之人,自是站在道教这一方。

    全真教谈起佛道之辩,往往只说汗廷偏心。但史樟与孙德彧聊天,却不必谈政局,反而能说到争辩本身。

    “晋惠帝时,道士王浮编写《老子化胡经》,传说老子过西域,至天竺,化身为释迦牟尼,建佛教,世称‘老子化胡’,佛教只是道教之旁支。如此一来,佛教自是极为不满,魏晋、隋唐、宋金年间皆有论战。

    如今大汗再召佛道两教辩论,实为平息佛教之愤怒。且不说汗廷信重与否,只谈‘老子化胡’一说,我查阅典籍,唯见《史记》上一句‘西出函谷关而去,莫知所终’,别无记载。既缺乏实据,想必是辩不赢了。”

    “啊?”孙德彧好生失望。

    他入全真教以来,一直是深信释迦牟尼是老子化身,没想到连史樟都查阅不到记载。

    “本以为若是输了,那也是因汗廷偏袒,可这样……”

    史樟摆了摆手,道:“你我修道,讲究的是清净无为,非是为争抢地盘,成败又何必介意?”

    孙德彧道:“话是这么说,但我又不像师父那般修为高深,当然介意。”

    史樟笑了笑,问道:“你为何学道?”

    “自是为了修行。”

    “知我为何喜欢与你来往吗?”史樟指了指孙德彧,道:“因你为人率真,不虚伪不说谎……说实话。”

    “好吧,当道士自是为了活下去。”孙德彧道:“我是四川眉山人,因战乱丧亲,寄养在终南山,不当道士哪有吃的?”

    “还算坦诚。”史樟笑了笑。

    “说实话,我就不懂二郎你,分明长在王侯之家,不肯锦衣玉食的享乐,却当个散修之人。”

    史樟说孙德彧坦诚,他自己却不坦诚,随口道:“故而说,我比你更有道心。”

    “那倒也是。”

    孙德彧有些发愁地叹了口气,又道:“如今这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全真教若是衰败了,日子就难过了。”

    史樟悠悠道:“当年长春真人不远万里会见成吉思汗,为全真教积四十余年福祉,至今享尽喽。”

    “享尽了?”孙德彧自语道:“我分明还没开始享呢。”

    “自吐蕃归附大蒙古国后,全真教由盛转衰已成定局。”

    “就没别的办法吗?”

    “除非再有一次‘龙虎相会’。”

    孙德彧当然知道龙虎相会,却不明白史樟话里的意思,不由颇为疑惑,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谁知道呢。也许三四十年后,你我之间便是一场龙虎相会。”

    史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平日故意附庸风雅,但偶尔还是忍不住稍显出心中的想法。

    他说完,自知失语,但对方只是一个小道士,倒也无妨。

    史樟笑了笑,摆手道:“好了,不与你这小道童闲聊了,走了。”

    孙德彧看着他施施然然向外走去的背影,犹自不解。

    “三四十年?就算万一我成了掌教,能比作长春真人,你却要当成吉思汗不成?龙虎相会,牛皮吹得真大……”

    ~~

    那边史樟回到家中,立刻便到书房见了史天泽。

    “怎去了这般久?”史天泽背对着史樟,正负手看着墙上的地图。

    “若孩儿只见过张真人便匆匆回来,旁人便知孩儿有事寻他。因此又找了个小友闲聊了一会。”

    史天泽头也不转,淡淡道:“话虽不错,但你老庄之学接触得多了,做事散漫,往后还能做到雷厉风行吗?”

    史樟一愣,颇受启发,行礼道:“父亲教训的是。”

    “阿蓝答儿竟真敢动赵璧。”史天泽沉吟道:“去岁那件事,赵璧是知情者,万一将我供出来……”

    “依孩儿所见,赵经略使当不至于这般愚蠢。”史樟道:“今日阿蓝答儿扣押赵经略使,罪名是‘克扣军赏’,倘若赵经略使敢供出父亲,反是叛国之大罪。再者说了,他深陷牢狱,唯一能指望的便是父亲。”

    “事关史家存亡,不可以常理度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是,孩儿不敢大意。”

    史天泽道:“我与赵璧共事多年,他是否克扣军赏我最清楚。阿蓝答儿动他,只因他是漠南王的人,且是汉人。”

    史樟道:“但我们史家不同。祖父于成吉思汗时便归顺大蒙古、父亲你则是窝阔台汗的汉军三大帅之一,我们史家从未受过漠南王提拔。”

    “但漠南王以汉法治汉地,我们亲近于他……此事,大汗心知肚明。”史天泽缓缓道:“阿蓝答儿并非不想动我,只是忌惮我手中的兵权罢了。”

    史樟感受到史天泽深深的为难,皱眉沉思起来。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墙上的地图上,此时才发现史天泽一直在看地图。

    “父亲莫非是在考虑……”

    “今日赵璧才被扣下,杨果便来见了我。”史天泽语速很慢,显然还在思考,“他问我,漠南王已被夺了兵权,往后汉地将不再以汉法治理,我可愿屈从?”

    史樟眉头皱得愈深,喃喃道:“孩儿虽忠诚于大蒙古国,然自幼习得儒道,习得诗词歌赋,亦有经世济民之心……岂忍看中原再沦为牧马之地,连回回人也踩在我等汉民头上?”

    “杨果亦是如此说。”史天泽低声沉吟道,“案上有几封情报,你看看吧。”

    史樟上前,拿起那几封秘信,才看了两眼便吃了一惊。

    “这……宋军有这等实力?竟能又斩一都元帅……宗王阿卜干……”

    过了一会,他竟是又在情报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李瑕?此人还未死?果然是个祸害……”

    史天泽道:“蒙军攻不下蜀地,阿蓝答儿南下钩考,塔察儿攻京湖的情报已被杨果传给宋人,还有山东李璮也在蠢蠢欲动。一切看起来都是举事之机啊。”

    史樟手微微一抖,心底突然有些激动。

    “父亲,我们准备动手吗?待塔察儿在京湖一败,斩杀阿蓝答儿,未必不能割据中原,只要联络山东李璮,再让宋军牵制住汉中的汪德臣,未必……”

    “急什么?”史天泽轻声喝骂了一句,“沉不住气。”

    史樟愣了愣,自知失态,连忙低下头。

    “再等等。”史天泽缓缓道:“过几日张柔会到开封,与他商议之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