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将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

分卷阅读38

    么做,心思在另一个世界的赵恒煦并没有听出弟弟语气中的不对劲。

“啊……哈?”正准备不顾尊卑上下给大哥来上一拳的赵恒泽突然僵住,收回拳头掏掏耳朵,他没有听错吧?“嫂子?”

“怎么不愿意?嗯!”赵恒煦口气中带着威胁,“不允许再叫杜哥,知道吗,以后常来福宁殿陪陪你嫂子,顺带让你嫂子指点一下你的功课。”他没有空,只能够让杜堇容平时对弟弟多做监督,这孩子就喜欢空想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以后不准看任何话本,让我发现一次,打一板子,发现两次,打两板子,三次,四板子,以此类推,发现到五次就扒了裤子打。”

赵恒泽表情一垮,啪的倒在草地上,看着蓝汪汪的天空,心里面好无力。他酝酿好的愤怒一拳,已经蓄势待发,却绵绵软软的打在了一团棉花上,心中感觉那个无力啊!

——————————————————

赵恒煦拽着垂头丧气的赵恒泽来到御书房办公,武善终和梁伟廷动作很快,已经基本控制了供词中提到的几家人,还没有控制的是那些是那些人家游走在外面的家人,锦衣卫、御林军及顺天府尹在武善终进宫前已经陆续将人逮捕。

“陛下,卫国公家,只有邓修古的长子邓昌伟不在家中,据说是去了蜀中游学,连邓家人都联系不到。”武善终将主要的情况说明。

京中气氛突然变得凝滞,百姓小心翼翼的观望着来往的士兵,做生意的不做了赶紧关门,出来买东西的也不买了,立刻回家。渐渐的,百姓们发现,士兵们并没有像宣帝时期那般欺压百姓,他们完成了任务押解了逃犯就沉默的离开了,秩序井然。慢慢的,又有人开始打开门做生意,急需要买什么的人也试探的出了家门。

大家聚集在一起,极为小心的讨论着发生了什么,据消息灵通的人士称,有官宦人家被围了,肃然的士兵笔直的站立在房子四周,看守着出入的角落,看来是犯事儿了。

百姓造反都是为了吃、活不下去了,而新帝不像之前的皇帝那样压迫百姓,还取消了一些繁重的赋税,虽然还不知道是不是长久这样,但是习惯于宣帝压迫的人们已经觉得很好了。逐渐的,也就松开了紧绷的神经,在安静中京城的生活还在继续。

御书房内,赵恒煦点头,邓昌伟大概在锦江一带,也就是这个时候和靖南王认识的吧,邓昌伟这人不好相与,诡计多端,是个难缠的。目前不用多虑。

“卫国公一家入狱,公布罪行,其他的围上三四天就撤了吧。”

“可是陛下,他们……”武善终不解,忍不住问道。

赵恒煦有他自己的顾虑,他又何尝不想一劳永逸,唉,可用之人太少,不留着空缺太多,朝堂之事捉襟见肘。

“无须多说。卫国公谋逆,意图谋反,男子,凡十五岁以上斩首,十五岁以下刺字,流放凉州、交州、崖州三地,女子全都流放凉州。仆役发卖,只准做最低贱的劳役。”赵恒煦翘起嘴角,撑着下巴看着窗外,“皇后邓氏参与其中,夺去皇后称谓,免去一切俸禄,打入冷宫。卫国公意图谋反一事诏告天下,以儆效尤。”

“喏。”

皇后是死是活,还重要吗!

一朝定生死,那就是帝王的一句话,卫国公既然敢做,就要为之付出代价。在牢狱中,卫国公眼睛明亮的盯着一个角落死死的看着,嘴角的弧度在火把幽暗晃动的光下显得十分诡异,刚才还进气多出气少的邓胜骤然变得脸色红润,一张干瘦的老脸泛着不正常的红润。

卫国公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成功过、失败过,享受过、痛苦过,位高权重日久,他终究是小看赵家人了,赵奕旃勒死宣帝的时候,他也在场,宣帝临死时带着快意的脸成为了他的梦靥,没有想到这么快自己就要去见他了。

邓胜自负的认为一定会成功,只有成功者才有权利书写历史,谋反又如何,史书上写的都是死后的事情,活着的时候享受到才是真的。可惜,他太过自负,竟然让自己的蠢儿子参与这么大的事情。邓修吉的娘是邓胜的贵妾,那个柔婉的女子,满足了邓胜对女性所有性的幻想,爱屋及乌,邓胜对邓修吉那也是疼爱的,越少人参与越好的刺杀竟然让邓修吉参加,简直就是找死。

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邓胜猛烈的咳嗽了起来,枯槁的手成爪死死的抓着胸口,眼睛睁得极大,目呲欲裂,眼珠子暴起,瞬间爆发了所有的生命力,随后变得暗淡无光,权倾朝野的卫国公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亲人。

当赵恒煦知道时,已经第二天黎明,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的他停顿了一下,随后要求武善终好好安葬邓胜,不要随意的丢弃在乱葬岗。上辈子卫国公和他斗了十年,还是因为邓胜的老死,才让赵恒煦有了喘息的机会,现在历史改变,卫国公,去了。

今天的阳光正好,不是吗?

这是赵恒煦中秋夜之后,第一次上朝,群臣肃然而立在朝堂之上,他们之中少了很多人,有人死了,有人围禁在家中,有心为卫国公求情的人也闭上了嘴巴,大家都沉默着,谋逆大罪,证据确凿,谁都不想去触皇帝的霉头。还是赵恒煦原来的人马打破了僵局,开始禀告政事。

赵恒煦执掌国家三个月,其实很多事情都还不在他的掌握之中,比如减轻赋税徭役、稳定市价等等事关民生大计的事情,南方已经做得很好,北方却极少有地方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

赵恒煦看着朝堂上如同据了嘴的葫芦般闷声不响的大臣们,这是在无声的抗议吗?

“陛下,臣有本奏。”林炳承出列。

“准。”

“喏,谢陛下。”,林炳承提出的是关于开科取士的事情,现下朝廷人才凋零,不利于国计民生,而且今年的科考因事耽搁未能成形,已经耽误了大量举子的前程,“臣奏请陛下开设恩科,广纳贤才。”

“林相所言极是,大齐素来重才,况且大齐纷争刚刚平乱,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有才之士为之奋斗。准奏。”

朝堂上,赵恒煦对卫国公一事只字未提,他与林相一人一言的定下了本次朝会的基调,围绕着开设恩科一事多有讨论,退朝前赵恒煦让六部官员与林相好好商议此事,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出来。

开设恩科的同时,减免赋税、稳定市价之事一同进行,其中发展农商,增加收入,同样重要,这是利国利民之事,不能有丝毫耽误。

卫国公一事,无人提及,重相重之禀也仿佛被人忘记,他德行有亏,不能胜任右相一职在朝堂暗流涌动中只是小事,并没有引起多少震荡。

散朝后,赵恒煦留下一些人关于赋税、市价以及恩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