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小屁孩问道孔夫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

分卷阅读12

    价值的,您还是收起拳头,一起来看看吧: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第十三则

嗨,您道屁孩为什么说这里有人际关系小妙招可以获取呢,且看第一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守信(的前提)尽量合乎道义,这样说的话才能实践。

相信大家伙都对“言必信,行必果”相当熟悉,但是您又知不知道原句其实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要有结果,这样理直气壮的行事样子是小人啊!又或者可以说是次一等的士了)”呢?

孔子对于“守信”看得很重,但也十分讲究灵活变通。有若对此理解很到位,他教给大家的第一个妙招就是“自己的承诺一定要是具有正当性、合乎道义的”。

您看这道理是怎么来的呢:

义者,宜也。如果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到了特定的时刻是不适宜的,那就别拘泥于是否“守信”了。不过长此以往,“不守信用”的名声可能就会歪传出去,怎么办?

首先是不轻易承诺,第二是承诺的事情一定是正当性的。

就好比,圣诞节一群朋友约你吃饭、喝酒和烫头,虽然志趣不怎么高雅,但也算是不违法,可以许下承诺;圣诞节一群朋友约你掠货、杀人和放火,这是违法犯罪毫无正当性的,不能许下承诺。

所以,我们想要恪守信用不是不可以,前提一定是承诺的事情是正当合理的,这样我们才真的能够实践承诺。

顺便给您瞅瞅朱熹的注释:“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不用太在意朱熹哈,就是单纯地看看,看完了您就觉得:还是一纯的解析清晰明了吧?

哈哈,让我愉快地进行下一部分——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哎哟喂,有若下的本钱不小哇,他又过了个大招给看官: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这样就能远离耻辱了。

一纯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职场菜鸟。很多职场菜鸟本心都很好,对前辈、上司很恭敬,但是万一情感的输出方式不恰当,就会给人一种错觉是“软柿子”,然后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平等待遇了。

至于怎样的情感输出方式才算合适呢?我们可以参照社会上默认的一些礼节,恭敬的同时又不卑不亢。您看朱熹的说法:“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

当然了,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也点明了嘛:“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其实,关键就在于:我们得仔细感受问题,参考社会礼仪,最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

正当一纯以为有若要最后拔高的时候,有若却自个儿把蛇尾安在老虎屁股上了。哎,真不怪我对他冷淡啊。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最后一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一纯个人是这样翻译的:所依靠的人不失可亲近的,这样也算是有根基渊源了。

这个翻译存在很多种理解,比如: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再比如: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人尊敬了;又如: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但如果不失亲近,也等于宗。

恕我直言,这些翻译真是一个比一个的狗屁不通。

作为一个有职业cao守的屁孩,我每次写之前都要再重新学习一遍,今天这一则可是耗了我大半天,“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一句话的各种理解把我整得头昏脑涨,所以一纯马不停蹄地查字义,才最终给理顺了。

首先,对比各个翻译版本,一纯总结出这九个字的一句话中出现了三个疑难字眼,占比30%,可谓是罕见,现在都给您标出来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由于文本年代久远,字义的发展变幻莫测,为了找到年代更贴近的字义,一纯先去看了北宋朱熹的章句集注——因,犹依也。宗,犹主也。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

我对朱熹这个释义是比较满意的。

很多人批朱熹,不认同他的说法,这没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朱熹的一个优势:他拥有完全的古代人思维和生活。即便他和孔子也距离了一定年代,总归还是比今人和孔子的距离更小。

我们现代人理解会受到很多干扰,比如自身被潜移默化的西方思维,再比如现代汉语思维,又如现代生活方式和理念。

所以,为了更好地代入古人思维去理解,我们不妨看看孟子、程朱的注释,就算最终不认同,也能多储备一种看法嘛。

言归正传,我们有朱熹的释义做大致基底了,接下来就真刀真枪来查字的本义吧!

因,口中有大,“口”表示基本框架,“大”意为群体数量、规模的扩大,二者相结合表示一种“承袭式发展”,这是本义。

而根据古文的一般规律,前面“信”和“恭”都是动词的情况下,这里“因”也应该做动词理解,根据语境判断,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依靠”了。

至于前面提到的其他翻译版本,相信都是字义理解不同而形成的:

“施恩于人”之说按其解释是“因通恩”,但据我查证并无此义;

“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之说,按其解释是“因,读为姻。古代社会,最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就是‘宗’。其次是婚姻关系,婚姻关系就是‘因’”。但却没有对释义进行论述,也无凭据,其可信性几乎为零。

亲,至也。这个字就含有紧密关系的意思,本来这个无需多言,只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何有人解释为“原有的爱心”(这种翻译有牵强附会之嫌),因此也拿出来与大家说明。

宗,上宀下示,“宀”意为可以遮蔽的房屋,“示”乃“神”的本字,因此两者结合大致表示“在宗庙内祭祀祖先、神明”。

前文提到的其他翻译版本将“宗”翻译为“尊敬”。一纯查证发现,当“宗”做动词时,确实有“尊敬”的字义,但是,这个“宗”无论是什么词性,总有一种基本含义若“渊源、归宿”。再者,根据语境来看,“尊敬”其实并不切合语意。

综合上面的部分,我个人觉得有若的意思应该是:所依靠的人不失可亲近的,这样也算是有根基渊源了。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确实很重视宗族的承袭,只不过令一纯不解的是,为何有若要把这平常的一点放在这里强调呢?

是因为有若想要凑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