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梦入芙蓉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第22章雪中送炭

颜宁在杨沐家呆了旬余,与三宝、大新一干老朋友见了面,也见了与他不对盘的吴严,他看见杨沐和吴严相处得十分熟稔,尽管没什么亲密之举,但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痛快。

送走了颜宁,杨沐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吴员外派人来请他,说他家在平县铺子里的账房先生要回乡养老,想请杨沐去做账房先生。杨沐受宠若惊:“多谢吴伯父抬爱,只是我从未做过这些,惟恐不能胜任。”自从那回救了吴严,吴家非要跟杨家结亲,杨沐就被要求改口叫伯父了。

吴员外说:“贤侄聪明过人,学这些不过是小菜一碟。我会让艾老先生教你一段时间,相信很快就能胜任了。我家铺子后头有两进院落,你带着你娘住到县城里,一则你能照顾到你娘,再者那里有名气的大夫也多,好方便你请大夫替你娘瞧病。”杨沐感激得热泪盈眶,这分明是人家在怜悯他们母子呢,又考虑得那么周到,让他无法拒绝。

吴员外又说:“你家遭了难,我们本该资助你好好读书,但是你娘病着,起居都需人照顾,你也无法安心读书。我听严儿说起你准备出来营生,举业的事暂时搁置,正好今年艾老先生要告退,我想你是读书人,又是自家人,我是极信得过你的,所以想请你来帮我家做事。你将家里的事宜都安排好,年后就来上工,我央艾老先生再多留几月,好教教你。”

杨沐千恩万谢。回到家中,同母亲说了,母子俩少不得感恩戴德。然后该安排的事宜都得安排好,水田、水塘都发租出去,家里的鸡鸭,吃的吃,卖的卖,送人的送人。一直忙到年后,杨沐告别亲朋好友,带着母亲搭了船,去了县城。

平县县城是典型的水城,城内水巷纵横交织,家家门前有流水绕过。有水巷,自然就有桥梁,城内各式各样的小桥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水流潺潺淙淙,当地人喜爱种花养草,故家家养花,户户栽柳,小桥流水,绿树红花,粉墙黛瓦,整个小城被妆点得如诗如画。

杨沐来过两次平城,都是为了考试。杨母是第二次来县城,上一次是刚成亲时,随丈夫一起来的。杨母对平城的印象极好,她说:“我同你爹在城南一家水饺铺子吃了一顿饺子,味道极好,不知那家铺子如今还在不在。”杨母一脸的怀念,南方不种小麦,平常顶多只有荞麦面,所以面食在乡下难得一见。

杨沐握着母亲的手:“娘,这回咱们到了平城,以后肯定机会去寻那家水饺铺。”

杨母眼眶有些微红:“要是娘的腿没坏,还可以学着给你做饺子吃呢。”

杨沐安慰她:“我去学了做给娘吃。”

杨母给儿子一个笑脸:“嗯,好。”

母子俩随着船进了城,在吴家铺子后的码头停了下来。水乡的好处就在这里,码头众多,可以随处选择你想要停靠的地方。这码头并未在正街,而是设在铺子后头的背街,倒是方便装卸货物。铺子里的人早得了信,在码头候着了,接待的正是上回陪同杨沐一行人去菁州赶考的蒋管事。

蒋管事一见船靠近码头,便迎上来:“杨相公,你们可算到了。”

杨沐先将母亲的轮椅递上去:“蒋先生客气了,以后就唤我杨沐吧。”

蒋管事是极欣赏这位少年英才的,若不是因为家庭变故,他定然会高中做官,而不是流落至此与自己做同仁。听杨沐这么一说,便笑着说:“好,我就叫你杨沐了。你也别太见外,跟少爷们一起叫我蒋叔吧。”

杨沐从善如流:“好,蒋叔,以后就有劳你多照顾了。”

“有什么困难就开口,我一定竭尽全力。来,背你母亲上来吧。”蒋管事在前头引路。

杨沐背了母亲上岸,从一道小门进了院子。这院子有两进,前头铺面不计,后面分前院与后院,考虑到日后杨沐要在前面铺子做事,又要时刻照顾母亲,特意将他们母子安排在前院的西厢房里。杨家母子感激不尽,在西厢房安顿下来。前院中立着一棵大桂花树,长得蓊蓊郁郁,遮出了一大片阴凉,想必开花的时候景象是颇为可观的,只是现在还不到花期。这环境比想象中还好,母子俩十分满意。

蒋管事并不急着让他上工,给了他两天时间去陪母亲看病。第二日,杨沐便推着母亲去了杨林所在的仁善堂,一方面是为了看大夫,一方面也是为了看杨林。过年的时候杨林带着媳妇儿子回杨村了,也早知道杨沐要上平城做事,临走时嘱咐杨沐到了平城就去仁善堂找他。

杨沐推着母亲慢慢地在街上走,他知道往后自己忙起来之后,就很少有时间陪母亲出来走动了,所以趁现在陪母亲多走走多看看。平城并不算大,但是极整洁漂亮,母子二人一边走一边聊天。

“这县城与蓉乡就是不一样,又大又气派,还这么整齐干净。”杨母的兴致一直很高,看看这里,望望那里。

“是,这街市也很漂亮。”杨沐应着,心里微有些酸楚,要是母亲没有病,自己还能带着她去菁州、菡城甚至京城看看呢。

仁善堂在平城也算得上有些名气了,药铺的当家也就是杨林的师傅,姓万,祖上三代均行医,积下了仁善堂的家业,口碑也颇好。

杨沐一路寻过去,正逢杨林在铺子当值,一眼就看见他们了,高兴地迎出来:“婶子,铁蛋,你们来了。”

帮杨沐一起抬杨母进了店堂,说让他们先等会儿,自己掀开一道门帘,进去叫师傅去了。杨沐打量了一番药铺,店堂颇宽敞,铺子里有一股浓郁的中药味,坐堂的大夫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给病人把脉,看来应是杨林的师兄,柜台后是两人高的药柜,密密麻麻的全是抽屉,几个伙计正在忙碌,抓药的、磨药的,看见杨沐母子,纷纷朝他们点头微笑。

杨林一会儿出来了,后面跟着一位五十多岁年纪的老大夫:“师傅,这就是我跟您说的我那婶子,您给看看。”

杨沐跟万大夫做了个揖:“有劳万大夫给家母看看。”

万大夫大约是听杨林提起过杨母的病,颔首打个招呼,将杨沐母子领进一间问诊的屋子,让杨母躺在一张床上。先给杨母把脉,良久才收了手,又看了面色和舌苔,弯下身去拿捏了一下她的双腿,并问了一些她的感觉。

杨沐紧张地问:“大夫,怎么样?”

万大夫说:“令堂的病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肢瘫痪。这样的病症我也见过不少,通常是中风引起的偏瘫。我看令堂脉相细涩,气短无力,舌色淡紫,她的病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