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
郭照
曹丕受封副丞相,从许都回到邺城,接连几日,洞庭阁门庭若市,登门造访贺喜之人络绎不绝。 才二十六岁,年纪轻轻便做了副丞相。尤其因当朝皇帝没有实权,副丞相便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众人心知少年得志是曹cao荫庇的结果,但到底都赶着来巴结:曹丞相的嫡长子,自身又精明强干,前途必然无量。甚至已经有些人暗暗在想,若魏公某日终于取刘氏而代之,登基称帝,曹家二公子便是太子——将来的皇帝。 文臣武将们纷纷送上门来,曹丕自然不放过这个结交朝臣积累人脉的好机会,对待宾客无论贵贱皆表现得谦逊殷勤,谈及自己的鸿运时十分淡然,丝毫不显得意骄矜。 在大多数时候,他本就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更何况,这个时代,视功名利禄如无物的态度被看作名士风流。 可惜再怎么名士风流,也抵不过子建。 从许都回邺城之后,曹cao在言语上褒奖了他。但委任政务时却明显倾向于曹彰和曹植,还改封曹植为临菑侯。文人雅集,吟诗作赋的场合,更是常常只带曹植作伴。 这些年,《白马篇》、《铜雀台赋》,曹植的名作一篇接着一篇。他文思如泉涌,滔滔不绝。曹cao素爱才,亲生儿子多才若此,他怎能不爱? 建安十九年七月,曹cao再次发兵南下攻打孙吴,将留守邺城的重任交给曹植一人,临行前当众告诫他:“为父二十出头时,担任顿邱令,奋发图强,建功立业,方有今日。诸子之中,你最像我,当秉承为父之志,为朝廷立下不逊于为父当年的功勋!” 这几乎是将半个世子之位许给了他。 曹cao态度如此,自然有谋士见势环绕在曹植周围为他效劳:杨修、丁仪、丁廙、邯郸淳、荀恽、夏侯威、杨俊、韩宣、应玚、应璩、孔桂…… 至于母亲。 曹节已经成功在他和母亲之间横了一根刺。 曹丕在从许都回来的路上便收到密报,说卞夫人曾派人调查曹丕是否矫诏——她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明明送嫁的是曹植,为何皇帝召见的却是曹丕。 等他受封副丞相,回邺城后向母亲请安,母亲更是当着父亲的面毫不遮掩地嘲讽他道:“你这病倒是巧,同是一段从邺城到许都的路,要出力送嫁时,便病得不能走;要领赏受封时,便走得了。副丞相公务不繁忙时,不如抽时间教一教子建,他怎么就不能病得这么巧,只能白跑一趟给别人做嫁衣。” 曹丕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当时甄氏就立在他左右,却完全帮不上忙。又或者,她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帮忙。 她很婉顺。 从他征服她那刻起,她便是婉顺的。 凡是他的命令,她无不曲意顺从。他把她摆弄成他想要的任何姿态。 这曾是他最理想的女子:美丽,温柔,聪慧,婉顺。 但久而久之,便厌倦。 任是她每日如何变换发髻的形状,在他眼中,她都只是昨日的她,仅此而已。 再怎么完美无缺的旧日容颜,看得久了,都不如青春美好的身体。 于是陆续有新人入府,有阴氏,有郭氏,皆是年轻貌美。 其中郭氏在美貌之外,还有一分不输男子的足智多谋。 甄氏是儒家正统的女人,仁义道德,修身齐家;但郭氏却有着揣摩人心的聪明,她会在不经意间跟曹丕说起公婆的喜好,说起曹植之妻崔氏对奢华衣物的喜爱,说起曹cao看曹植万般皆好唯独不喜曹植饮酒,甚至会跟他品评起前朝大臣的忠心与才干。 “为了公子,我什么都可以做。”她说。 他半信,半不信,但他有时候要求自己相信。 因为他需要有人对他说这样的话,而甄宓从来都不。 其实如果甄宓婉顺到能把这句话说出口,他也不会相信。 既然她不曾为袁熙做什么,他亦不信她能为他做到什么地步。 说到底,最初强纳她,本就是出于…… 宫里又送御赐之物来了。 这次是御酒,御赐名为“凤求凰”。传旨的内侍特意说明,有一坛是专给副丞相的。 领旨谢恩毕,内侍告退,曹cao回身看着曹丕,意味深长地笑道:“子桓,独得圣心。” “儿子不过谨遵父侯教诲,尽心尽力为朝廷做事罢了。” 曹cao捻着胡须,颌首微笑,似乎是听进去了。 回到洞庭阁,见着郭夫人,郭夫人果然聪慧,早已嗅出皇帝频繁赏赐的不寻常,略带忧虑道:“再这么下去,不等公子有所成就,恐怕先已被父侯猜忌惩处了。” 曹丕将她纤纤玉手合在掌心,叹道:“你知我心。” 郭夫人偎在他肩头,说道:“妾有一计,可令陛下从此不再行此赏赐。” 曹丕道:“你的谋略向来好用,老四那帮谋士都未必敌得过你。快说来听听。” 郭照在他耳边如此这般说完,曹丕大喜,拉过她来重重亲了她嘴唇一下:“真是无双智计!你父亲说得不错,你确是‘女中之王’,以‘女王’为表字,最是衬你。” 郭照就势歪在他怀抱中,睨着他娇笑道:“此计一箭双雕,公子可知?” “哦?”她这副狡黠模样,他越发喜欢。 听得郭照笑道:“公子竟然不察么?除掉皇后,宫中再无能与五小姐争锋者,从此陛下的后宫,便彻底是曹家的了。不但曹家得益,想必贵人也格外承咱们的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