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怎敌她,晚来风急在线阅读 - 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86节

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86节

    且比之前更厉害,不光是隔了房间,还隔了一个院子。

    —

    翌日一早,谢劭洗漱完,也没在宅子里用饭,早早出门赶去了三衙。

    昨日已经让兵部尚书,在告身上盖了印章。

    今日直接去了马军司领职。

    前脚进去,后脚消息便传进了靖王耳朵,“王爷,三公子今儿去了马军司领职。”

    靖王一愣,神色露出意外,“他倒突然想通了。”

    谢家因谢道远谋逆,往后在凤城怕是难以立足。

    这一趟相处,靖王早就看出了这位三公子的才华,区区凤城,实在是埋没了他。

    靖王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他回去,原本想为他讨的是一份文职。

    温家大爷是他妻家的人,且据自己所知,温家大爷并没有站队太子,他过去,也能被温大爷关照一二。

    皇上却没点头,直接让刘昆备笔墨,当场落笔给了他一份马军司都虞侯的告身。

    见到告身上的官职,靖王一脸意外,“父皇不知,谢家这位三公子的志向,并不在官途,这回也是儿臣擅自做主。”

    “他谢家什么情况,朕能不知道?”皇上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拿去给他,朕欠他谢家的,迟早会补偿。”

    靖王听得糊里糊涂。

    皇上却没多说,问起了他府中之事,“世子最近怎么样?”

    靖王一笑,摇头叹道:“还是那副皮猴德行。”

    “年轻气盛不都是如此,你儿时可比他野多了,单枪匹马都敢夜闯敌营……”

    靖王一脸惭愧,“让父皇忧心了……”

    两人聊了一阵,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日子,心头都轻松了下来。

    皇上突然问他:“可有回去看你母亲?”

    “三月前去过。”

    皇上登基后,封周家两兄弟为王爷,却独独没有替周家娘子追封,为此自己也曾同皇上替母亲讨要过公主的封号。

    可好几回,都被皇上搪塞了过去,见他时常提及母亲,却没有忘记,靖王也释怀了,没再坚持。

    “朕老了,膝下子嗣又单薄,以后你多来宫中走动走动。”

    这话里的含义,靖王岂能听不明白懂,脸色一变,忙跪在地上,“父皇放心,儿臣誓死效忠太子殿下。”

    他想效忠,人家可想要他的命。

    “起来吧。”皇上看了他一眼,“瞧把你吓成了什么样,你我父子,多说说话怎么了?那条王法规定,不准朕享受天伦之乐?”

    这两日靖王几乎日日都会进宫,早上去,下钥了才回,这会听到谢劭任职的消息,人也在宫中。

    刚听完底下人的禀报,后宫的一位太监便找上了门,“王爷来东都也有几日了,皇后娘娘一直念叨着,今日备了酒菜,请王爷过去品尝。”

    —

    马军司都虞候,从五品,属禁军,归三司管辖。

    见到告身上的名字,许指挥还有些不敢相信,“是谢家三公子?”

    属下笑道,“正是,人已经在门口了。”

    自从谢劭来了东都后,许指挥邀请了他几回,让他到自己院子来做客,都被他委婉拒绝,怎么也没想到,谢劭竟成了自己的部下。

    亲自去门外把人迎了进来,爽朗笑了两声,“谢公子,看来咱们还真有缘。”

    谢劭抬袖同许荀行礼,“下官谢劭拜见许指挥。”

    许荀上前一把托住他胳膊,“谢公子不必见外,这些虚礼就免了。”当初要不是谢仆射对他的赏识,收他为学生,哪有自己今日。

    “谢公子快请,我带你去转转。”

    比起昨日在门下省受得的那番冷遇,截然相反,有了许荀的引荐,进了马军司后,谢劭一切都很顺遂。

    —

    温家大房得来的消息,还停留在昨日。

    谢家三公子大闹门下省,当场把元相的大儿子元衙内的手腕给掰脱了臼,这事儿不到片刻,便传出了门下省。

    温家大公子在翰林院上值,一群人平时修修补补,没什么紧要的事,闲下来就喜欢八卦。

    温家大公子听说后,回来便告诉了大夫人。

    东都大夫人听完,再次庆幸当初嫁去谢家的不是自己的女儿,出言讽刺道,“初生牛犊不畏虎,还真是不知天高地,走到哪儿惹到哪儿。”

    温素凝倒是问了一句,“领的是何告身?”

    大公子摇头,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谢家没被治罪,已是烧了高香,还能是什么告身,花了那么多银钱买来的员外郎,岂能浪费……”

    温大爷下值后才听说了消息,一番打听,这才知道自己的那位侄女也来了东都。

    一回到府上,便叫来了大夫人,“缟仙也来了东都,你去打听一下,她在哪儿落脚,初来东都,她怕是连东南西北都摸不准,你把人接过来,腾出一间房,让她和谢三公子先且住下。”

    温殊色来东都的消息大夫人一直瞒着,怕的便是这个结果,脸色当下一变,“谢家三公子不是已经当了值吗,这院子就这么大,老大老二一家,两个姑娘,已经挤得没放脚的地儿了,哪里还有房间腾出来……”

    温家大爷最瞧不惯的便是她这副小家子气。

    往日不觉,近两年来,愈发尖酸刻薄,行事作风还不如远在凤城的薛姨娘。

    当初她不打招呼,丢下老夫人,独自一人来东都,知道老二已经回了东都,薛姨娘也在,便也没同她理论。

    如今又是这副德行,语气不由冷硬,“她就算是嫁进了谢家,她也姓温,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四进四出的院子,二十多间房,腾出一间,就如此困难?”

    温家大爷见她半天不动,气得指了一下她鼻子,“行!你不去,我自己去。”

    大夫人这才着急,追了出去,“大爷……”

    —

    今日谢劭走后,温殊色便偷偷摸摸去了他昨夜睡过的房间,让晴姑姑悄悄在底下给他多垫了一床棕垫。

    又把他新置办的被褥拿出来晒。

    正忙乎文叔便来了,人还在廊下,迫不及待地唤起了人:“二娘子,二娘子……”

    温殊色从被褥后探出一颗脑袋,“文叔,我在这儿呢。”

    文叔下了穿堂,走到温殊色跟前,一脸喜色,“姑爷今日去了马军司当值,奴才特意打听了,官职乃马军都虞候。”

    温殊色一愣,“当真?”

    “千真万确,从五品的官呢。”文叔伸了一个巴掌,又添了三根手指头,“每月俸禄八十贯……”

    想起昨夜那狗东西搁在木几上的三十两银钱。

    难怪,如此有底气。

    银钱不重要,他谢家和她温家都不缺银钱,只要他肯当官。

    看来是自己前夜的那剂猛药起了作用,虽说过头了一些,好在终于有了效果。

    肩头上的重担卸了下来,连带着昨儿被他堵在心口的那口气也消了,同文叔道:“晚上我带姑爷去觅仙楼吧。”

    他要真走上了官途,自己也没必要再瞒着他,别说他累,这躲躲藏藏的苦日子自己也早受够了。

    她恨不得立马去买几箱子新衣回来,金钗玉镯全都戴在手上。

    “二娘子放心,奴才回去便安排。”想了起来,“大爷好像派人在找二娘子,二娘子瞧瞧,要不要告诉他行踪……”

    温殊色一愣,倒是忘了这遭。

    既然人来了东都,迟早就得相见,“不必,我自己走一趟。”

    —

    温大爷派的人刚出去,便听房门来报,说温殊色来了。

    温大爷赶紧让人把她请进来,招呼到了前堂,关心地问道:“可找到了住处?”

    温殊色点头,“之前的一位姑姑家里亲戚留了个宅子,这回碰巧遇上,暂时在此处落脚。”

    大夫人松了一口气,“那感情是好。”

    温大爷眉头一皱,一个下人的宅子,能有多好,“一家人还是搬在一块儿来住吧,明日把姑爷也带过来,先将就住下,等你父亲到了东都后,咱们再去租个大点的宅子。”转头同大夫人吩咐,“你去腾一间房。”

    “我怎么腾?是腾几个公子的房,还是腾两个姑娘的房?”大夫人没想到他一根筋,非要当那烂好人,人都嫁出去了,哪里有住娘家的规矩,真是笑话,实在忍不住,脖子一梗道:“我看,干脆腾咱们的屋吧,宽敞。”

    “你……”温大爷没想到她会当着温殊色的面,如此不给自己面子,怒目瞪着她,“你怎么说话的。”

    大夫人知道自己今儿要是松了口,往后的日子就难熬了。

    不顾温大爷的脸色,同温殊色道:“别怪伯母说话直接,你也知道你大伯到东都还不到一年,手中没有积蓄,能租这么个宅子,已经很吃力,你两个兄长都成了亲,跟前的娃又闹腾,你大伯想一家热闹,让咱们住在一处,可如今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即便搬过去,也不会住得顺心。”

    温大爷见她还在说,一巴掌拍在木几上,“闭嘴!”

    大夫人吓了一跳,心头虽也发虚,却没让分毫,“我这不是说的实话……”

    “不过是让你腾一间房,你倒是一堆的道理,有你这么当人长辈的?行,就照你说的办,把你那屋腾出来。”

    大夫人愣了愣,一腔哭出来,“合着我为了这个家cao劳,也有错了,今日腾一间房容易,明日等老祖宗和二爷也来了,咱们是不是就得腾一个院子出来了,三公子还没许亲,等他来了,大爷是不是还要替他张罗亲事,准备彩礼,盖一座新房……”

    大爷神色一呆,显然没想到这些,但很快反应过来,“如今说这些尚早,等人来了再想办法。”

    “能想什么办法,难不成还得要我大房养他们一辈子……”

    温大爷脸色铁青,“何来如此说法。”

    “大爷的意思难道不是?”

    眼见一发不可收拾,温殊色忍不住起身,“多谢大伯,我如今的住处挺好,就不来打扰了。”

    都闹到这份上了,温大爷知道她断然不会再搬过来,一时气结,说不出话来。

    有些话,是该说清楚了。

    父亲和兄长开不了口,她来说:“这些年大伯在家陪伴母亲,父亲在外赚钱补贴家用,都不轻松,算下来,谁也不欠谁的。”

    “如今大伯高升,仕途一片光明,倒是我二房不争气,败光了家底,不仅帮不上大伯什么忙,还得靠大伯来救济。父亲和兄长心中也有愧,在我临行前有过交代,今日大伯和大伯母都在,我便把话带到。父亲由衷祝福大伯能平步青云,大伯和大伯母放心,今后只管放手去谋前程,父亲此趟回来,不会再去福州,会留下来照顾祖母,以后我二房一家无论是好是坏,都不会前来打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