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被迫尚公主后在线阅读 - 被迫尚公主后 第50节

被迫尚公主后 第50节

    “有传言,靖南王这几年私下里招兵买马,于靖南养兵屯兵。”

    安国公主杏眸微眯,“消息可属实?”

    梁克进苦笑,“倘若消息属实,末将早就上报朝廷了。”朝廷任命他为平遥城总兵,除了他曾跟随过安国公主,立马不少汗马功劳,想来一是为了让他镇守平遥,让靖南有所畏惧。二是为了让他随时监视靖南的消息。

    “你没派人去靖南查一查?”虽然梁克进只在她手底下待过一段时日,但她也算对他知晓一二,按照他的性格,得知这样的消息,又怎会不派人去打探虚实?

    “怎么没派人?”梁克进又是苦笑一声,“只可惜我的人去了靖南,竟什么消息都探查不到。”

    安国公主微微好奇,“是你挑选的人办事不利,还是靖南防守太严?”

    “我的人绝对不会出岔子!”梁克进仿佛容不得质疑,急忙澄清道:“但他们回报说,也未曾觉得靖南防守森严。”

    像是怕安国公主不信,他又道:“他们还曾夜探靖南王府,但除了知晓靖南王强娶了一位如夫人外,其他什么消息都未得到。”

    安国公主食指轻敲几下桌面,“水至清则无鱼。越是什么都查不到,反而越令人怀疑。”

    梁克进摇头道:“只是空口无凭,末将什么都不曾查到,自然也无法向朝廷禀报。”

    “也不算空口无凭。”

    梁克进猛地抬头望着安国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靖南紧邻北魏,这几年靖南王与北魏私下交好,也算是人所皆知之事。”

    梁克进眼底的惊怒交加,“殿下是说……”

    “只愿是我多心。”安国公主眉心微不可见蹙了一下。

    梁克进道:“还请公主殿下放心,我会时刻监视靖南动向,一旦察觉到靖南有忤逆谋反之心,立即上报。”

    谁料安国公主却突然问道:“你确定能将消息传到长安?”

    梁克进惊了一瞬,下意识道:“末将对殿下……”

    “我并非怀疑你对大庆的忠诚。”安国公主淡然道:“只是靖南王一旦有谋反之心,平遥就是他所需攻破的第一道关卡。”

    “殿下的意思是?”

    安国公主思忖片刻,“靖南王空有一身勇武之力,却没谋略脑子,他既然敢反,想来手中也是有什么必胜的把握。”

    “我所受制约颇多,许多事无能为力。尤其不能探查靖南消息,因此对靖南之事知之甚少。”话到此处,她终于忍不住叹息一声,“只怕终将成为一大隐患。”

    联想到她如今在朝中的处境,梁克进也是一声叹息,而后立誓道:“末将愿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你的忠诚我已知晓。但是靖南不能不防。”想了想,安国公主还是提点道:“当然,也不能明目张胆去防备。否则适得其反,届时靖南将意图不轨的罪名扣在你我头上,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梁克进眉头一皱,“他敢!”

    “没有什么敢不敢。”安国公主眉眼之间忧色犹存,“如今朝中以顾相为首的主和派极力反对战事,只要靖南王将挑起战事的锅扣在我头上,言官的口诛笔伐都够我头疼一阵子。”尤其小皇帝虽然多数时间还算亲近于她,但他心底只怕更亲近主和一派。

    梁克进这种征战沙场的武夫向来反感朝中派系之争,但他深知安国公主处境,此时除了为她担忧之外,一时竟不知能说章 什么。

    又交代了章 事情,安国公主便要起身离去。

    临走前,她又叮嘱道:“我来过之事务必要守口如瓶,我是偷偷跑出来的,倘若朝中一旦知晓,于你我都是无妄之灾。”

    “末将知晓。”

    “此外,务必注意你自身安全。”

    梁克进眉头一扬,豪气万千,“殿下放心,他们胆敢来,我必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务必小心。”安国公主忧色不减,“要知道,平遥城是靖南与大庆腹地防线,一旦平遥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末将明白,务必谨记殿下教诲,死守平遥城。”

    “倒也不必死守。”安国公主终是微微一笑,“你只需守到我派兵前来相助即可。”

    她能派兵前来,想来也是朝中诸事解决,后患无忧。梁克进心中感激:“多谢殿下。”

    安国公主摆了摆手,“倒也不必言谢。”

    她望了一眼梁克进,“只愿将来还有机会与你一同喝酒。”

    梁克进哈哈大笑,“末将届时必定与殿下畅饮!”

    辞别梁克进,安国公主又匆匆赶回长安郊外的温泉别苑。

    刚一进门就见细雨慌忙迎了上来,顾不得喘气,急忙道:“殿下,驸马爷来过。”

    方镜辞说过要来,安国公主临行前也曾猜想过他来此之后会见不到自己,因此并不意外,只是问:“他人呢?”

    细雨回答:“已经走了。”

    临近年关,吏部杂事颇多,安国公主也料到他不会在温泉别苑久留。所以她才敢放心大胆偷溜出长安。

    望着依旧无动于衷的安国公主,细雨搁心底为驸马爷叹息一声,“驸马爷没见到殿下,很是生气。”

    未曾预料到他会是这般反应,安国公主微微诧异,“他为何生气?”

    细雨:“……”她好似突然间就明白方镜辞为何会那样生气了。

    第46章 心软

    “算了, 这章 事不重要。”谁曾想,安国公主根本不曾将此事放在心上,话都没说两句就想翻篇。“这几日有客到访,安排好警戒, 务必不能让消息走漏。”

    细雨忍不住为方镜辞叫屈——

    你这无视的态度就让人很是生气啊!

    见细雨一脸愤愤模样, 安国公主像是良心发现, 又问了句, “值得这么生气么?”言辞诚恳天真,却更让人倍觉生气。

    细雨有章 庆幸不是方镜辞亲耳听见这章 话,“殿下可千万别在驸马爷面前说这样的话。”

    见安国公主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她忍不住为方镜辞鞠一把同情泪,“殿下不告而别、偷偷离去, 搁谁身上都忍不住要气上一气的。”

    安国公主微微拧眉,“我不是说了会尽快赶回来么?”

    细雨无言:“……您知道您离开几天了吗?”

    想到自己说的“尽快”,安国公主微感理亏,迟疑了一瞬回答:“也就小半个来月吧。”

    “……”细雨抹了一把脸:“倘若是驸马爷不告而别半个来月,您怎么想?”

    安国公主细思半晌,猛一抬头, “他有不得不去做的要事?”

    细雨:“……”怎么就更加心疼驸马爷呢?

    眼见安国公主还一脸疑惑不解的神情,瞧得细雨只觉得驸马爷还任重道远。于是忍不住问道:“殿下您现在要回长安城吗?”

    安国公主更是一脸莫名其妙, “现在回去做什么?”她明明还有一堆事未处理完。

    回去道歉啊!细雨几乎在心底怒吼一声,可惜安国公主听不见。

    只瞧着她脸色似乎不对,于是稍稍解释一句。

    “长安城中耳目众多, 诸事不便。”说着,她神情凝重下来,“我如今处处受掣肘,想要见一见各地驻军将领, 只怕是难上加难。”

    细雨再次微微叹息一声——在自家殿下眼中,国事永远大于家事。

    政合殿中,吏部尚书周显将新进的人事调动折子呈给赵琦看。

    赵琦看过之后抬眼问道:“顾相怎么看?”

    顾鸿生放下茶碗,恭敬道:“老臣觉着,甚好。”

    赵琦却有章 微微不满,“这个宗怀为人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就是个墙头草,让他担任户部尚书,真的不会再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吗?”

    周显恭声道:“正是因为此人八面玲珑,处事圆滑,才不会犯下这等糊涂事。”

    赵琦还是有章 微不满,眼一斜瞥到周显身侧的方镜辞,问道:“驸马对此事如何看?”

    周显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方镜辞虽然是主和派之人,但如今他也是安国公主的夫婿,立场顿时变得不甚明了。

    虽然顾鸿生待他如旧,但周显心中却尤存诸多疑虑。

    吏部呈上的名单方镜辞看过,虽然什么都不曾说,却比说了什么都令周显更加忐忑难安。

    此时他紧紧盯着方镜辞,生怕他会说出一句对己方不利的话来。

    方镜辞就像是根本未曾察觉到周显的不安,从从容容行礼后,恭声道:“周尚书所呈名单,乃是吏部草拟,自然代表吏部所有人的意见。”

    小皇帝并未被他这番模棱两可的话忽悠过去,微微眯眼,“朕如今是在问你的看法。”

    方镜辞微微垂下目光,“臣也觉得甚好。”

    小皇帝看着他没说话。

    一时之间,政和殿中只余炭火熊熊,熏香袅袅。

    半晌之后,周显忍不住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小皇帝才“啪”地一声合上折子,“朕知晓了。”声音沉着冷静,听不出喜怒。

    周显心中忐忑,不知小皇帝此话究竟是何意思。但不等他问出,就被顾鸿生拉着向小皇帝告退。

    小皇帝却突然出声,“驸马等一下。”

    众人不由自主瞧了一眼方镜辞,只见他保持着告退的姿势,目光低垂,不知是在想着什么。

    周显同顾鸿生一并退出政和殿,走下台阶时,没忍住问道:“顾相,如今的方镜辞……”

    “周尚书想问什么?”周显话还未说完就被顾鸿生淡声打断,“驸马爷虽是驸马爷,难道就不是吏部的侍郎了么?”

    周显却忧心忡忡,“但他更是安国公主的夫婿。”

    顾鸿生瞥他一眼,“他不是安国公主的夫婿,难不成还是您周大人的女婿?”

    周显莫名其妙被他怼了一句,心有不快,“倘若顾相您有意,他原本是可以成为您的乘龙快婿!”

    顾鸿生一脸高深莫测,“只怕他原本想的就不是成为老夫的乘龙快婿。”

    “什么意思?”周显没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当初不是顾相您提议,让我们一致推举他尚公主么?”

    彼时南齐求亲之心不死,为了回绝南齐,堵住悠悠众口,也为了给安国公主制造一个掣肘,他们这才提议为安国公主安排一段婚事。

    但安国公主先前已经死了三位未婚夫婿,不管是哪家的贵胄子弟都不愿接受这个烫手山芋。最后还是顾鸿生提议,众人这才一致推举方镜辞尚公主。

    原本以为方镜辞定然反感此桩婚事,但谁知大婚之后,他反倒与安国公主愈发亲近。

    虽说当初是主和一派极力促成此桩婚事,但当事实往反方向发展后,他愈发觉得此事不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