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职业读者,追文爆红在线阅读 - 职业读者,追文爆红 第68节

职业读者,追文爆红 第68节

    第六十六章

    第一本被点开的, 是本封皮白底黑字,名为《优秀中考范文》的书。美工在设计封面时特意将“优秀”两个字用红色圈圈框出,意在重点强调,也是变相先入为主给内容定下了基调, 让远离考场多年又没什么经验的家长们下意识觉得里面的作文都是优秀的。

    再一看目录, 嚯, 写景、叙事、描人、散文……各类都有, 还有一些推荐素材,别提多精致了,买买买!

    但端看这本书是她从差评榜上翻出的“前十之一”,就知道这本书内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准了。

    想着自己的“捉虫”任务, 程云珂特意拿了支笔和本子放在手旁,预备随时记录。

    前二、三十页确实内容不错, 也很正常,但后面的错字直接rou眼可见速度倍增, 基本隔2页就出现1个, 让本就在看过网友对这本书打星评价后有所心理准备的程云珂仍觉得不能理解。

    人无完人,不是不能理解有错别字没被检查出来的情况,但人的容忍也是有一个上限阈值的。

    看着自己那从空白渐满的本子, 程云珂嘴角勾起一抹冷讽弧度。

    她好歹也是本科生,就算考的大学再一般, 也绝对是能吊打至少90%中、小学生作文的水平,长年累月追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甚至上千万字网文的经验更是使她阅读速度比许多人要快。

    一本出版后有两百多页的《优秀中考范文》, 没到2小时便翻阅完毕。

    而她本以为要看十本才能完成的30个“虫”任务已经完成,离任务最后时限的晚上24点还有7个小时。

    思考了会儿, 程云珂没有立刻将这些错字公布出去,而是又打开了另一本《中学生必看范文》……

    从曝光“母亲和弟弟”那事以来, 程云珂就没有发过微博。

    按照郑梅的话:“关注度余热还在,很容易引起网友们的关注,随便一个软文推广都值不少钱,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她之前觉得都可以,但现在觉得,这种曝光度,用来惩戒这些赚黑心钱的人最合适。

    为了给那些“要钱不要良心”的出版社一个教训,程云珂一直看书到了19点半,看完6本书并整理完毕错别字,登录绿江上传文章,而后和郑梅说了声,便特意用她作为艺人的那个账号分享了出去。

    网友们最近都觉得有些无聊。

    虽说上次程云珂家里那事让他们三观颠覆、瞳孔地震,但事情过去两天,摸清楚情况后,同情归同情,没有新瓜后续可以吃也确实是有点生活乏味。

    习惯性地登录微博,他们刷新了下首页,突然发现因曾经对她“网暴”过歉意而主动关注微博给她增数据的程云珂发新动态了。

    是条网页分享博,配文很简单,就是一个“微笑”的表情。

    点进去,意料之中的,又是她那个“职业读者”朋友。

    网站买软广?还是帮朋友送人情?

    他们心里揣测了下,想着点都点进来了,便准备看一眼帮忙送个友情评,却是对新章内容没扫两眼便心态炸裂。

    被分享到微博的这一章名字很简单,就是“捉虫”二字,但内容一点都不简单。

    “职业读者”却列举了6本正规出版的中、小学生作文书,每本都找出了至少100处的错字、语病或与前面连续重复200字以上的凑字数内容!!!

    这是何等令人震惊的数据?

    通常来说,一本作文书最多不超过30万字,也就是说这些书每一万字就有至少4处的内容!即使是容错率很高的网文作者,都很少会达到这么高的一个错误率,让人不可思议这真的是经过整理和校阅的出版书,而非“盗版”。

    无论是期待“职业读者”爆料新瓜或推荐新的宝藏文网友,还是真的路人,全都愣了。

    而且,能光明正大有手机随时冲浪和看小说的网友,大多是大学或社畜,年纪摆在那儿,中考都有种“好多年前”的童年感了,何况小学,多少都会有点“过来人”的怜爱心态,其中以成年人,特别是已经结婚生子的父母尤甚。

    家长们只希望把一切好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能为孩子命都不要,一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为了不让孩子学习资源不足,输在起跑线上,但凡关注点孩子都会买过至少一本作文书回家。

    他们以为自己买了作文书是对孩子好,哪成想居然还会看到这样赤.裸.裸的错误数据?

    【我听说出版书都要经过至少两次校阅啊!这个错误率……???】

    【???不是开玩笑?这还是给中小学生看的作文书?真不是误人子弟?】

    【点进来前还以为是要说程云珂之前参加《超级大脑》的现场捉虫那事,点进来后直接懵逼。这他.妈???我meimei经常成语错字得稀奇古怪,还和我说自己看到过别人这么写,我以为是看的同学,不会是看的这种垃圾作文书吧???】

    【艹!其中两本我都给女儿买过!这他.妈是出版书应该有的质量?校阅s了吗?没有眼睛能不能去医院治治?】

    …………

    整个社会的共同点,大概就是对孩子的爱护。

    特别是其中很多书差评虽多,但都是后期上去的,销量非常高,受害家长极多且遍布全国各地,很快就把这事闹上了热搜。

    晚上20点,点星繁坠,沉沉夜幕被城市绚烂灯光渲亮。

    “哈——”

    长长打了个哈欠,窦客鹏整个人往后一靠,转头,看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光,嘴里叼着根烟,吞云吐雾。

    这是他做编辑的第五年了。

    也是他放弃自己编辑梦想的第二年。

    说起加班,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程序员”,觉得“编辑”这种工作是特别佛系和养老,朝九晚五还双休,但事实上“编辑”是个很苦的工作。

    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邮箱,里面会有来自全国各地想要出版图书的作者投稿,光靠上班那点时间是很难看完的,何况还要应付时不时的开会和总结,所幸做这行的大多都是出于自己的个人兴趣,再加上如果出的书销量不错,责编也能拿到一定的提成,倒也不介意下班后默默加班,就当看小说了。

    ——虽然不是每一本小说都好看,甚至大部分都不怎么好看。

    偶尔发现一本觉得行文节奏和故事设定不错的文,是能让编辑激动到尖叫着从椅子上跳起的程度。

    但就好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那本书中说的,电报的发明改变了人们过去“信息——行动比”,让更多无关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里,使人们进入娱乐时代,电子阅读的发明也使纸媒逐渐落幕。

    一个便宜、方便,另一个昂贵、不便,除非对纸质书有特殊喜好或收藏需要,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作为自己的主要阅读方式,这也正是小说行业起始多年却至今才到顶峰的重要原因。

    社会发展的脚步是不可能停下来的,可到那个时候,像他这种以做纸质出版书为生和梦想的编辑,该何去何从?纸质出版书终也只会成为时代的眼泪吗?

    可他就是喜欢那种一摞书厚厚累在一起的满足,就是爱油墨印刷还带余热的“文字温度”,就是享受从挖掘作者、设计版式到计划推广的那个过程啊……

    以上,就是他曾经的想法。

    即便当年读编辑出版专业时再雄心壮志,在因出的书给公司带不来利润而接二连三被迫“主动辞职”后,他终于还是向生活低头了。

    一开始是咬着牙出了两本只有营销没有质量的书,作者只会无病呻吟,但人设立得好,粉丝买账,销量很不错。

    他拿到了很多提成,领导和颜悦色,拍着他的肩说好好努力,以后会优先考虑给他升职。

    尝到了甜头,他又开始了更多对“赚钱”的思考。

    起初好歹质量还能算及格,后来则是完全从盈利率去思考。

    坚持初心?只出自己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作品?

    这是还在象牙塔学校里的学生才会有的幻想。

    做好书和做孬书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出版书吗?不都是卖吗?

    工作就是工作,别和爱好挂上钩,能赚钱那才是好工作。

    于是他开始出家长和孩子都爱买的作文书。

    《满分作文》、《优秀范文》、《优秀作文》……类似的字眼反复重组,内容都是找的低价枪手批量,包装网上随便找美工一百来块搞定,然后就能出去赚钱。

    然后,毕业后认真工作三年都没能从漏水出租屋搬家的他,只用了两年就换到了离公司很近的市中心三室两厅,有女友有猫。

    将吸完的烟按灭在烟灰缸,他坐正身子,想着明年暑假又有一届小升初或者中考结束,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会短暂焦虑上几天,是他最合适的赚钱时间。

    对着电脑,窦客鹏正在思考下本打乱重组哪几本作文书的内容,就见右下角微信消息跳了起来,是领导那个老年莲花图头像,不由意外。

    这么晚,领导找他什么事?

    想到上次出去团建,他给领导敬酒时,领导说欣赏他,希望他以后多多努力,升职在望之类,窦客鹏眼睛亮了。

    难道说……

    然而,当他点开对话框,看到领导发来的消息是满屏怒骂,再看着那数张“捉虫”截图,转瞬瞪大眼,面色发白。

    第六十七章

    那图上竟是以阿拉伯数字“1、2、3……”为序, 将他负责出版的三本书中有错漏的地方一一标出!

    窦客鹏瞬间毛骨悚然。

    是谁!谁要害他!

    不怪窦客鹏这般震惊和害怕,实在是龙国出版总署规定每本出版书平均下来每1万字只能容忍最多1处错误,否则就属于“质量不达标”,一旦被发现, 所有出版物强制召回, 重新编排并给予因此受到损失的人补偿。

    这个“重新召回”意味着的赔偿金额是非常恐怖的。

    首先, 出版本身需要的下厂印刷费用、美编设计费用、作者稿费、营销宣传推广等正常投入肯定是打了水漂, 其次,要给购买了他们书的书商补偿损失,并给出版总署上交盈利额的等额罚款,再加上这种事不被发现还好, 一被发现,尤其是被闹大后, 网友们会对出版社信誉存疑,拒绝购买, 对接顾客的书商也……

    本就是纸媒落魄的时代, 再遇到这种事,不论对哪家公司来说,绝对都是一次重大打击。

    同样, 负责了这本书的编辑也会在职业信誉上遭到极大质疑,公司为表态, 亦除了辞退和索赔不会有第二种做法。

    不,不不不, 还是有挽回机会的!

    指出来这么多错误处又怎样?只要及时公关掉,把舆论压下去, 不让出版总署那边的人知道不就行了?

    这样想着,他连忙敲键盘:【这几张图您是从哪儿看到的?能联系对方删掉吗?】

    生怕领导那边不同意, 犹豫了两秒,他到底还是咬着牙主动表态:【这个钱我自愿替公司承担!】

    这两年,窦客鹏出了不少类似的“作文丛书”、“好词好句”、“英语作文丛书”……

    教育出版业的市场羊毛一向好薅,他作为书籍的责编,提成也拿得盆满钵满,银行卡有不少存款余额。

    原本他是打算在锻仕城区好地段买套房,首付钱都凑齐了,就差去看房,没成想竟是要先用到这上面来。

    不过没关系。

    钱以后还能挣。总归出版行业的赚钱套路他已经摸得一清二楚,大不了再用两年呗,也不是很久,不能丢了好不容易积累下来人脉的工作和职业名誉才是最重要的。

    按窦客鹏的猜测,这很大概率是某个无聊网友扒了后发给营销号,而营销号又为博流量搞了个推广。不然,他一个普普通通搞出版的编辑,要名气没有名气,要说碰了谁的奶酪也远不至于。

    ——这个行业和他一起赚黑心钱的人可不要太多,韭菜遍地,没必要搞垄断和竞争。

    所以,关于钱的事狠下心后,他方才的害怕和担心登时去掉至少八成。

    余下两成也不是后悔,而是担心领导觉得麻烦,不肯同意。

    但他没想到,领导不仅秒回自己,居然还是回的好几句接连着的芬芳国骂,甚至连字都没耐心打,直接语音开喷。

    “买?你他.妈买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