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6

分卷阅读126

     ̄3 ̄)

至于王熙凤不逼着贾琏上进的原因,我猜测原因如下。(不一定准,只是猜测。)

一:王家贾家从不缺权势,所以王熙凤对这方面不热心。

二:王熙凤劝过,贾琏读书读不成。(这个点存疑。因为原著中说得很清楚,赖尚荣捐了个官儿,然后依靠贾家的权势,当上了知县。既然赖家人都能不通过科举当官,那贾琏应该也可以。所以,不读书只要有钱也是行的。贾家应该不缺捐官的银子。贾琏若是真的想,应该也是能通过捐官这条途径,当上官儿的。但是,他没有。)

三:贾琏因有爵位继承,所以不当官也行。

以上是我想到的,欢迎大家讨论。

( ̄3 ̄)

我个人现今倾向于王熙凤可能真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原著中的她和贾琏所有的吵架,全都是因为女人,没有一个是因为贾琏不当官。(贾琏若是真的想当官,参加上面第二条,应该难度不大。)

后期两人争吵,王熙凤是拿王家的权势压贾家整个家族,并没有直接指着贾琏的鼻子说他没出息。

所以,我倒是觉得,王熙凤这个人,或许在她赫赫扬扬的外表下,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 ̄3 ̄)

若是这一点是对的,那王熙凤支持林黛玉也有了理由,因为她们两个骨子里、深层次里才是一路人。

她们都是只在乎男人对她们的心意,不在乎男人官职有多高、金钱有多少的人。

对于她们两人而言,全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男人千万,只挑一个爱”,并且显然两人都付出了真心。

( ̄3 ̄)

( ̄3 ̄)

至于王熙凤支持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的原因,我认为应该综合看,有利益的考量,但应该也有三观一致的原因,应综合分析,互相佐证证据才扎实,单挑出一个看都会显得薄弱。

☆、第62章

对于王熙凤的这个请求,贾琏想了想,答应了。

这里毕竟和现代社会不同,如果没有孩子傍身,王熙凤的日子会异常艰难,无论真相如何,所有的流言蜚语会全部朝着她而去。

贾琏作为男人,反而会是众人同情的对象。

既然她想要,现今两人都大了,要一个也行,最起码王熙凤的日子不会艰难,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也能堵住众人的嘴。

至于感情么,慢慢培养吧。即使再娶个,谁知道好坏呢?王熙凤已经被他改造了三年,又是个聪明人,一些事情上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接下来几日,除了等待直隶那边的消息外,贾琏和王熙凤两人也真正成了夫妻。

王熙凤非常高兴,即使没有孩子,即使无法怀孕,只要贾琏碰她就有希望。她一个人,上了天也生不出来。

而夫妻生活的和谐,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贾琏和王熙凤感情的发展。

有时候,贾琏偶尔说个前世的笑话逗她,王熙凤就红着脸走开,娇嗔婉转,倒是别有一番风姿。

当然,王熙凤那番话看着是个明白人说的,但她在具体事例上会怎么做,还有待观察,所以,贾琏并没有撤掉侯松和曾凡对王熙凤小厮的监视,这也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

大约过了十天清静的农庄生活之后,庆惠帝一道口谕招贾琏进京。

面对着卑躬屈膝一脸巴结的传旨小太监,贾琏问都不用问,就知道直隶真的发生了叛乱。要不然,这会儿就该是死了爹妈的老太监来催债了。

回身交代感情正浓的王熙凤几句,贾琏换了衣裳离开。

王熙凤望着这庄子,叹息不已,好不容易过了几日舒心日子,如今又得回去。但又不能不走。只得依依不舍地唤平儿顺儿收拾物品,坐车回府。

贾琏跟着小太监一路跑到宫门前,畅通无阻地进入勤政殿。

一见勤政殿内的情形,立即放慢了脚步。

这里不仅有户部尚书高亮,还有兵部尚书和两位侍郎,三位内阁阁老,还有礼部那位为了皇帝穿什么颜色的衣服cao碎了心的白发尚书。

总之一句话,一溜儿白发苍苍的老头中,只有贾琏年纪最小,一头黑发显得特别扎眼。其他人都是颤颤巍巍,脸如老树皮,只有贾琏面容光滑,手脚利索。

就在贾琏进入大殿的那一刻,几位官员都或明或暗地打量着他。

“贾爱卿来了,你来给各位大人说一说,这数据分析是怎么回事儿?”庆惠帝也不废话,直接下达了命令,同时把账册递给贾琏。

庆惠帝话音一落,其他几位在场的官员同时光明正大的看向贾琏,贾琏一瞬间好似被推到了聚光灯低下,接受众人验货的货物一样,被烤得浑身难受。

“咳咳,”贾琏尚不大习惯这种场景,却也不好意思说“你们别看我,我怵得慌”,只能咳嗽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贾琏一边翻账册,一边平复自己的情绪,等情绪稳下来后,按照以前说的,把数据分析的要点都再次讲了一遍。

在他讲的过程中,几位官员都是凝神细听,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人,都不是不知变通的死板的固执的人,若是能从几个数据中分析出一个地方的真实情况,那将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何乐不为呢?

贾琏说完,没等庆惠帝发话,内阁排位第一的阁老张固皱着眉先问道:“数据分析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吗?”

“不能。”贾琏回答的爽快。

前世有计算机的时代都不能,仅凭人工的时代当然也不能。

“为什么?”张固又问。

“很简单,”贾琏将账册合起,解释道,“数据分析有一个重大的缺点,一切的分析都是建立在数据正确的基础上,若是数据不正确,那得出的结论自然而然就是错误的。若是凭借几个错误的数据做决断,那影响的,将是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

“既然如此,那数据分析能干什么?”张固又问。

他问话的时候,其他人都只是听着,并无一人抢着出来说话。

“和旁的手段结合,及早发现问题。”贾琏说完,又望着庆惠帝,问道,“陛下,直隶的结果应该是出来了吧?”

庆惠帝点点头,又神色复杂的看着贾琏,说,“你说对了,直隶发生了叛乱。庆幸的是,他们叛乱的第二日,军队就去了,尚未来得及酿成大祸。”

当初他是不信贾琏说的这些东西的,要不是认为有人欺上瞒下、贾琏又情愿承担此事失误的后果,他绝对不会预先派兵去直隶。

这些年,他听过的大话不少,什么天降甘霖,什么撒豆成兵,什么某地叛乱,等等,一个个说得都是有板有眼,有些提出来的证据比贾琏的证据还充分。但是结果呢,查无此事。

时间久了,他再面对这些言语,特别是一个刚刚进入官场的想要出头的年轻人的言语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