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0

分卷阅读120

    属于这类型。

当然,我文中的过于简单了,无论哪一个国家的都不可能这么简单。

这一点大家轻喷。

咱们毕竟是,要是详细写,就成学术论文了,那样没人爱看吧?

再说,作者数学真的渣,写不出经济论文来,顶多写个题目给你们看。哼哼!<( ̄︶ ̄)>

至于准确率嘛?想想现今多少专家被称为砖家?

但文中也说了,有没有事儿派个人看看就知道了,就和预测的准不准等待下一年验证一个道理。只不过现在需要等一年,文中派人看看就行。

︿( ̄︶ ̄)︿

所以,文中不用肥皂玻璃红薯玉米抄诗,男主依然能混得风生水起。

☆、第58章

贾琏沉默而又倔强地站在高亮面前,并没有听从他的话回去等消息。

既然他看出了问题,总要向负责此事的部门,比如兵部报告一下,叫他们派人去看看,同时把前期的出兵准备做好。哪怕就是得到个查无此事的结果,也比漠然不管的强。

如果他的推测是真的,那民乱就很可能发生。

在这种猜测下,他做不到安稳呆在户部衙门内,每日里锦衣玉食,冷眼看着直隶兵灾发生,置万千将陷于灾祸的百姓于不顾。

前世的他没有机会,今生今世既然能为百姓做点儿事,为什么不呢?

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个时代,他都是二十岁左右,都是年轻气盛的年龄,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心意做点儿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儿呢。

为什么二十岁的年纪就要活得和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一样呢?

为什么一定要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担忧这担忧那呢。

就不能痛痛快快、不惧艰险的拼搏一把吗?

哪怕推测不准,他也会高兴,这说明直隶没问题,自己的那点儿前途在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情形下,并不值一提。

高亮见贾琏不肯走,紧皱眉头,他实在没想到,贾琏除了异想天开之外,竟然还十分倔强。

“你想怎么样?”高亮盯着贾琏,既为失去了一个好苗子而可惜,也为贾琏的不肯退让而头疼。

贾琏算账的本事,比大部分官员要高,这个无可置疑。

但是,并不算是顶尖。他对数字的敏感度一部分人也有,不算太出众。

但他从几个数字就推断出直隶要发生民变,这怎么都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他并不想多事,跑到兵部说户部一个愣头青说直隶会发生兵变、叫他们准备一下,叫户部成为同僚之间的笑柄,叫皇帝看傻子一样看他。

贾琏逼视着高亮,还是那句话:“派人到直隶看一看,同时派人到兵部说一声,做好出兵前的准备。若是判断失误,责任我来担。”

直隶若是真的发生民变,受伤害的并不是高亮这样有众多护卫的高官,也不会是贾琏这样一直住在京城的公侯之后,而是直隶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

庆惠年的盛世之下,每年依然有无数枉死的百姓。

阴间枉死桥边人满为患,不需要再送人过去。

高亮还是不赞同,“责任?”冷哼一声,“万一错了,这责任你担得起吗?”用手指着皇宫方向,“到那时,陛下绝不会放过我。出兵不是儿戏。”

“那就带我去见陛下,我亲自向他说明。”贾琏言简意赅,但态度十分坚决,必须派个人到直隶去探探虚实,兵部必须做好准备。

高亮无奈了,“你为什么那么肯定直隶一定会发生民变?万一你错了呢?你想过你猜测错误的后果了吗?别忘了,陛下不喜欢出风头的人,而你,才进入户部一个月!你的话若是错的,陛下看你爷爷面子上,不会把你怎么样,但陛下绝对不会对你有好印象,你的前途就尽毁了。难道你十年苦读,仅仅是为了出一把风头就被陛下一脚踢开?”

高亮的话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了,但贾琏丝毫不退让,反而又上前一步,直视着他,话语铿锵有力:“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明白,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去。不为别的,仅仅是为了直隶那上百万的百姓。我认为,那上百万的人命足以使我抛掉荣华富贵,为他们搏一把。既然做了这个位置,有些时候,前途和良心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选择良心。我做不到无视那些人的生死,自己却装作若无其事。所以,我一定要去。”

说完这些,贾琏不可避免的想到范慎。

若是范慎在此,一定能理解他。

可惜,高亮不是范慎。

“那你可以自己派人去。”高亮好心提了个建议,“你家人多,你多派几个人去查探不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告诉兵部?”

“一个人的武功再高,也平不了叛乱。”这是贾琏一定要叫高亮告诉兵部的原因。

他从到京城做生意的直隶商人的话中推测,又从直隶巡抚近几天忽然在京城活动调离的动作看,直隶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民乱大约已经不可避免。

否则,那位刚刚才上位半年的巡抚,不会轻易拱手让出这么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直隶离京师近,常常被皇帝想着,一想直隶,必定要想直隶巡抚,在皇帝那里露脸的机会极高。很多人挤破了头想做直隶巡抚。

但这位新上任的巡抚却是连三年都熬不过,一定要走,他家里又没有什么必须他辞官的大事儿,这么做不就是太奇怪了吗?

排除掉一切不可能的因素,剩下的就显而易见。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直隶局势的发展,将不利于他的仕途,他不得不断腕求生。若是直隶在他的治下发生民乱,按照此时的制度,他是首先被问罪的那个人。那时候,别说仕途,命有没有都两说。

所以,贾琏认为,若是他的推测正确,那在派人查探的时候,京师这边必须开始准备平叛工作。消息一来,立马出兵,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伤亡平定局势。出兵这件事儿,也并不是简单发几个文件就行,最快也需要准备个三四天。再加上路上耽搁的时间,到了直隶,一不小心,黄花菜都凉了。所以,他要赶时间,要快。

而一牵扯到兵部,就不是户部一家能完成的了,必须通过高亮上报给皇帝。

“你一定要这么做?”高亮看出来了,贾琏是铁了心要做成此事,任谁劝都不行。

贾琏点头,他还年轻,错一次又能怎么样?以后再扳回来就是了。

“那好,”高亮终于下定了决心,但是这个风险他是不愿意承担的,就望着贾琏说,“我带你进宫。”

贾琏亲自对皇帝说这件事儿,即使错了,也和他无关。

至于对了?他认为从几个数字中推测出一个地方即将发生民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心里潜意识认为,贾琏不可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