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0

分卷阅读80

    般皇帝要是真缺钱花了,随意弄个金银矿什么的,绝对比抄功臣的家来钱快,还不用担“擅杀大臣”“刻薄寡恩”的罪名,不会叫正在边关抗击外敌的将士寒心。

对于功勋之家,皇帝的目的很明确,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好好养着。不是因为他们的后代真的对国家有大用,而是养给正在努力往上爬的将军和士兵们看。你看,你努力了,你以及你的后代就绝对会成为人上人。

当然,真的犯了法那是谁都没话说的。

所以,贾家只要不自己作死,即使没有贾代善的功劳,皇帝也不会把他们家当成肥羊宰了。毕竟,随之而来的政治风险太大。

贾琏想通之后,倒是放了心。贾府这点儿家底,连原著中的林黛玉都能看出来,没道理皇帝个人精想不到。而还了债后,无债一身轻,以后心里会轻省些。

但这一问,倒是叫贾母万分忧愁。说贾琏聪明吧,看着也挺聪明。但说他幼稚吧,冷不丁总冒出来个叫人哭笑不得的想法,这么个样子,将来到官场会不会被人吃了?

贾母愁了一晚上,第二天起来,火速把贾敏生日的礼物置办整齐,打发贾琏去扬州。林如海是典型的文官,当了那么多年官,或者能帮着提携提携贾琏。

至于那块儿玉,范慎差点儿把贾琏书房拆了都没找出来,显然贾琏并不是拿玉之人。此时距丢玉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想必那玉早已不在京城。以后能不能找到,只能听天由命。况且,宝玉并没事儿,依然活泼伶俐招人喜爱,既然宝玉安然无恙,那玉丢了也就丢了吧。那种东西本也不是她们这样人家该有的。

而贾琏的耳朵受了范慎十几日荼毒后,终于得了清净。毫不留恋地急忙打包登船去扬州。留下范慎在京城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而且,贾琏还把迎春带走了。

虽然王嬷嬷已经被撵走,但贾琏觉得,既然答应了迎春要带她走,而她显然也盼着到扬州去看看,就要言而有信。贾母也并未阻拦,于是就一起走了。

除了迎春,和他一起走的,还有刚刚新婚的柳湘莲和秦可卿。

柳湘莲之所以会跟来,是因为这几日,赖大的堂弟赖二总在他家门口探头探脑,也不知是不是贾珍并没有真的放弃秦可卿,还在痴心妄想;还是因为贾母杀了赖大、又间接导致赖嬷嬷的死亡,他不敢找贾家人报仇,就想找柳湘莲这个和贾家关系近的、又无权无势的人下手。

赖二和赖大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但好歹都姓赖。又因宁府和荣府已经分家,贾母管不到宁府的事儿,所以赖二毫发无损。又因贾母正在气头上,她卖赖家人的时候,赖二怕牵连到自家,并没有出一文钱帮助赖尚荣等人,或许也是心里有愧。

但无论哪一种,柳湘莲继续留在京城都不合适。在秦可卿建议下,两人收拾了不多的细软,准备出外游历。

找贾琏辞行时,贾琏知道他们并没有确切的目的地后,邀请他俩一起去扬州。柳湘莲武艺高强,会是个好帮手。柳湘莲回去和秦可卿商议一下,答应下来。

至于秦可卿的家人,贾琏托付给了焦大和琉璃。对于焦大这个一急躁就不要命的人,贾珍都不想惹,赖二自然也不敢动。琉璃又是贾母的人,贾母雷霆一怒,贾家上下至今心惊rou跳。虽然贾母管不到宁府,但若是一定想对付他,方法还是多得是,所以赖二绝不会这时候和琉璃起冲突。

琉璃继续管着铺子,侯松跟了贾琏后,她把焦大等家里人全都搬到了铺子后院,一来安全,二来也是等贾琏走后就近保护秦家的意思。

程老伯因腿脚不便,还在铺子里,贾琏没叫他跟着来。

只是在这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却有一点美中不足。

贾母竟然事先把王熙凤送到了船上。

贾琏用的是两层楼的大船,一开始没注意,直到船启航后才发现,但此时已经远离京城,想送也送不回去,只好留下了。

只一点贾琏很奇怪,王熙凤不是死活不愿意去扬州么,怎么忽然又这么听话了?

想了半天没想明白,也就不想了。她只要不打扰他,想干什么他不管。

站在船头看了会儿风景,叫柳湘莲盯着,他有点儿晕,要休息会儿。

柳湘莲点头后,贾琏回屋歇着。

船行了一会儿,忽见前边一条高大轩昂的船挡住去路,船头上高高挂着两只灯笼,灯笼上写着大大的“范”字。

范慎摇着扇子站在船头,信心十足。

贾琏去扬州,一定会带着玉一起走,这里又没有地方藏,只要他不扔水里,今日,那块儿玉一定会被他找到。等找到之后,他就能顺势问一问贾琏到底用什么手段遮人耳目地拿走那块儿玉。为了推演贾琏偷玉的过程,他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觉。但无论怎么推演都有瑕疵,称不上完美。看来这个问题只有叫贾琏亲自告诉他了。谁叫他生来就好奇心重呢。

作者有话要说:  Ps:关于赖家还债那个,再多说几句。

现代社会,我记得大约规定的是,父亲的债,子女只要不继承遗产,可以不用偿还。(不是学法律的,只是记得好像貌似大约是这样的。)

但是,古代社会,父亲的债,子女不管继承不继承遗产,不管身份是什么,都必须还。甚至有时候还有老爹死了,债主卖欠债人的儿女还债的情况。这个情况还非常普遍,而且并不犯法。可参考三言二拍,里面非常多这种故事。丈夫欠债,债主卖了妻子,老爹欠债,债主卖儿女,都有。

所以,贾母如果指证赖大还欠着钱,那赖尚荣作为赖大的儿子,就必须还。还不上卖掉赖家全家人,就没人能说什么。

这一点我文中并没有写太多,在这里解释一下下。

ヾ(≧?≦*)ゝ

ヾ(≧?≦*)ゝ

ヾ(≧?≦*)ゝ

唉,一不小心,又写多了,我本来打算是只写三千字的。

看来,还是对剧情的掌控力不够!

☆、第37章

船舱内的贾琏躺在床上,微眯着眼,不一会儿,昏昏睡去。

恍恍惚惚中,眼前好似有东西在晃,贾琏本就被晃得头晕,这东西更叫他心烦意乱,伸手去抓,握了个空。

那东西朝前移了一点儿,只是依然在晃,贾琏又去抓,又扑空。就这样,一个在前移,一个在后追,悠悠荡荡,来在一处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人迹希逢,飞尘不到。

贾琏本来脑子昏沉,来在这里,猛然惊醒,抬眼一扫,鸟惊庭树,影度回廊,白玉回栏,殿阁重重。

远处有一石牌,仔细看时,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