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眼圈儿一红,哽咽道:“少爷要是真的可怜我,就给我买几个包子吧。这银子,我不能收,我只是躺这里晒太阳,不是来要饭的。”

倒是个有个性的乞丐。

贾琏瞅一眼周围,旁边正好有个卖包子的店铺,没理昌儿等人亲自去买包子的提议,自己买了十个包子,又端了一碗面汤,递给乞丐。乞丐接过,狼吞虎咽吃起来。

一旁的昌儿等人不乐意了,皱眉说道:“二爷,这种人哪里配得上叫您端碗?我...”

贾琏眼一瞪,“闭嘴,不说话没人当你们是哑巴。”

昌儿等人往后一缩。

这几个人,买东西的时候跃跃欲试,叫人端饭碗的时候,一个个往后缩,怎么,他们比别人高贵多少?贾家的这些下人什么本事没有,看人下菜的本事倒是炉火纯青。

“老伯怎么称呼?”贾琏说了昌儿等人几句,蹲在乞丐身边,换了副和蔼的面孔看着一个包子下肚的他,客气地问道。

此时还没有专职乞丐一说,到路边乞讨的人,大都是因各种原由而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我姓程。”老乞丐又拿起一个包子,一口咬去大半,直着脖子往下咽,咽了几次才咽下。

“慢点儿,多着呢,这里尽有。”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贾琏都没有见过饿成这样的人,微微一叹。

乞丐拿着手里剩下的那半个包子,听到贾琏的话,愣了片刻,瞅瞅他,一抹眼,还是端起碗喝了口汤,才继续吃。

十个包子乞丐只吃了三个,留下的七个,他小心仔细得包了起来,说,“剩下的以后吃,每日里吃一个,要不然又得饿肚子。”

贾琏心中堵得难受,暂时忘了店铺的事儿,专心问他的来历。

程老伯原是边关一个校尉,从十五岁起,被征发到边关,一直到四十五岁,打仗打了三十年,从精壮小伙子变成白发苍苍的老者,虽然侥幸不死,可也没什么大的功劳,说到这里,程老伯嘴角抽搐了下,显然这话并不尽实,但摸不透贾琏的底细,没有深入。

今年夏天,他伤了腿,再也不能上战场,只好回家。可家中父母早已过世,兄长病死,嫂子改嫁,也没个侄子侄女儿,房子因这么多年无人认领,被官府收回,重新卖给了别人。

程老伯无家可归,又加上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找活计没人收,连去码头扛麻袋人家都不要,只得乞讨为生。

“不过,我只要吃的,不要银子。”虽然乞讨,程老伯倒还有一个执拗的坚持。

贾琏听完,叹息一声,保家卫国的士兵,哪怕只是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底层士兵,也该被好好对待,而不是任由他们流落街头乞讨。

“走吧。”贾琏头脑一热,血气上涌,想都没想,亲自上前搀他起来。

不仅昌儿等人,乞丐也惊讶了,“公子这是?”

“到我家去吧,我养着您。”那么多闲人懒人生事儿的人贾府都养了,养个为国出力的人,不多。一个月一二两银子而已,他养得起。

他知道他这事儿做得草率,不知道程老伯的来历,不知道他的过往,不知道他的人品,不知道他说的话的真假,可他就是想这么做。

不为别的,只为心中那一点坚持。

没能力了自然什么都不用说,有能力而不管,他心里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哪怕将来程老伯真的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哪怕那时候再撵他或者送官,都行。

此时,贾琏却不能扔下不管。

再说,贾府那么个情况,也用不着别人费心思安插jian细。两杯酒下肚,贾府人人都可能是jian细。也不多程老伯一个。

☆、第15章

对于贾琏想拣个乞丐回家这件事儿,昌儿等人自然是极力阻止。

“二爷,进咱们家的人都要查明身份,防止作乱,二爷这么做,岂不是叫赖爷爷难做?”昌儿看不起乞丐,说出的话也不客气。再者,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他们自己人,猛然插进个外人算怎么回事儿呢?昌儿虽然并不懂得相互制衡的道理,却也隐约觉得自家的地盘被侵犯,对程老伯这个地地道道的外人自然是不假辞色。

而他嘴里的赖爷爷就是贾府的大管家,赖大,在贾家一手遮天的存在。

因赖大的娘赖嬷嬷是贾母的陪嫁,跟着贾母嫁到贾府后,一心向着贾母,颇得贾母信任。赖嬷嬷孙子赖尚荣刚刚出生,就放了出去,最近听说还想捐个官儿做。她家里也是一样的楼房厅厦,奴仆成群,混得比那小门小户的老太太都要好。

贾琏就时常感叹“赖”这个姓起得好。

贾母感念赖嬷嬷的功劳,曾经说过想放他们一家子出去的话,赖嬷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死活不愿意,又是舍不得老太太,又是舍不得“众位少爷姑娘们”。

贾琏冷笑,哪里是舍不得老太太?是舍不得贾府门口那块儿“荣国府”的匾额才对。

在贾家,他们虽然是下人,可上上下下,没人敢把她当下人看待,无论是少爷姑娘们,见了赖嬷嬷,就如同见了贾母,恭敬地很,没人敢给她脸色看。即使到了外面,人家一听是贾府的人,也都有礼有节,不敢看低她们。

可若是出了这个府,出了这个门,在一个砖头就能砸死九个官员的京城,她们赖家什么都不是。那时候,慢说是王公贵族,就是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儿,也能看低她们,仰着头从他们面前过去而不说话。

因此,赖家可不就死死“赖”在贾府不走了么。

但,他们不想走,贾琏必须叫他们走。

贾府后期的败落,自然是因没有得力人的缘故,可这些趴在贾府这棵大树上吸血的蛀虫却也是一大毒瘤。

树枝再强壮,也经不起满枝干的吸血虫吸。

更何况,昌儿等人欺他脾气好,年纪小,总是有意无意地阴奉阳违,也是仗着赖嬷嬷的势,不怕他的原因。

无论是从整个贾府的形势,还是从自身状况而言,整顿贾府势在必行。因有赖嬷嬷这个人在,贾府的整顿必须是贾母亲自动手。她不动,无论是贾赦、贾政,还是邢夫人、王夫人,都无法对赖嬷嬷下手。而贾琏自己,在贾赦看他如仇人的情况下,只能紧抱贾母的大腿,以抗衡贾赦,也不能逼迫贾母,和贾母的关系搞得太糟糕。所以,需要等待一个契机。

再说程老伯,他在军中这么多年,大小也见过些世面,知道大户人家的规矩,虽沦落至此,也自有一股心气在,听了昌儿的话,更是死活不和贾琏走。

他推开贾琏的手,靠在门框上,弯着一只腿,说:“二爷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自家事自家知,我在军中惯了,不习惯到大户人家去。你们那儿规矩大,忌讳多,我这么大岁数了,去了岂不是给您添乱?